第 121章 诸位都是义士
第 121章 诸位都是义士 (第1/2页)随着又一大批榆林军户的到来,前河套的余令大军成了无敌状态。
在原来的计划中余令是准备打下归化城之后再划分土地。
可来到这里之后余令发现理想和现实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为了鼓舞军心,余令只能先做一部分。
所有人都以为这一次的分土地是从军官开始。
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次的分土地是从军中底层士卒开始。
这个决定,让余令的威望再次拔高。
那些军户恨不得把余令供起来上香叩拜。
先前的时候都是军官吃饱了下面的人再吃。
一层层的分下来,最后落到每个士卒手里的东西并不多。
这一次反了过来,士卒先分。
军中的将领余令其实早就安排好了,拿下归化城,里面的财物按照军功统分,分土地也少不了他们!
河套这么大,怎么算都够分。
现在大军根本就不缺钱。
最大的问题是余令等人现在着急把这些钱财变现,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变现拿到手才是最稳妥的。
所有人都没说,但所有人都怕朝中来人。
现在的榆林几大家恨不得把自己和余令捆在一起。
哪怕这次死了不少家丁,也各有损失,但这些战获足够弥补,反而能让家族再焕生机。
余令有尚方宝剑,敢杀人,紧跟着余令,这件事才靠谱。
这次没有依靠户部,没有兵部,他们不想让朝廷分走一大半。
所以,变现,到手,这才是最靠谱的。
钱到手了,朝廷再派人来要,说什么都不会给,凭什么啊!
望着众人时不时瞥过来的眼光,郭巩御史又胖了起来。
在这军中,他真的是唯一的外人。
如今吉日格拉像疯狗一样杀人。
郭巩明白,自己若是死了,一定是阵亡。
他想和余令好好地聊一下,但他不知道如何开口。
总不能说“余大人,你不能这么对我,我是阉党!”
钱难挣,屎难吃!
郭巩现在就是这个感受,他既想维护自己的名声,又不想让人知道他是阉党。
可问题是他就是阉党。
若不是投靠了魏忠贤,他现在狗屁不是!
可投靠了,却发现是如此不光彩,早知道如此,当初就该听刘大人的了。
如今,那也算是自己人。
“唉,要是当初听刘大人的就好了,余令这个人虽然不好,但跟着他名声最起码能好听些,还能分点土地……”
顾全现在不管军中事,他只管钱,管属于皇帝的钱。
他实在没想到余令竟然还会给皇帝钱,他没想到会这么多。
那一尊金佛现在是皇帝的了,其余的大件也很多。
顾全的任务就是统计好这么多钱。
余令给皇帝分钱,是想给这群人谋一个出身,不管对错,跟着皇帝就没错。
所以,拿皇帝当后台是最好的,也是最安全的。
曹毅均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跟着这个党,跟着那个派,不如跟着皇帝,跟着皇帝才是最稳妥的,而且现在的皇帝还那么的弱小无助。
余令也没傻到直接给皇帝钱。
余令这次给钱的借口是皇帝要修三大殿,自己做为臣子要尽一份心,要尽一份力。
根本就不是给皇帝钱。
余令很认真的想过。
如果直接给皇帝,自己肯定是奸臣,是佞臣,是舔狗。
如果自己舔嘉靖,舔隆庆,舔万历完成他们修三大殿的梦想。
那自己余令就是忠臣!
钱还在增加,因为吉日格拉等人还在抢。
在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牧奴站了出来,加入吉日格拉的队伍。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群人非常的喜欢大明。
虽然有很多头人在喊着不要被大明利用,不要当大明人手里的刀。
可迎接他们的却是无数把刀。
因为大明人给了他们一块不小的草场。
因为大明人帮助他们成立了一个新的部族。
反抗的头人和首领在杀这些被余令给了身份的牧奴,这些牧奴自然也会变本加厉的反击。
双方之间的仇恨越来越深。
余令不管,只要这些人不进攻军队,大明都不会管。
大明不但不会管,有时候还会出手去调停。
负责调停的人就是郭巩御史,直到参与进去,他才明白余令这帮子人有多狠。
就是让双方形成不可化解的矛盾,就是让他们对立,就是让这群有了身份的牧奴把大明当靠山。
大明的山若是倒了,他们还会是奴隶。
对立和制约在缓缓形成,吉日格拉等人成立的部族不会无限扩大。
那些原本属于鄂尔多斯这个大部下的诸多小部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等开春后来种地的大明百姓到来。
这块土地的局势就会慢慢的稳定下来。
这些手段那些等待的商贾也看的明白,他们其实看得更透彻。
这个手段很常见,但却非常的好用。
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人哪怕看透了也无法拒绝。
他们现在也无法拒绝余令。
虽然一直被晾着,但他们却还一直在等着,尤其是范家,他们可是草原首屈一指的大商家。
范家知道余令晾着他们是待价而沽。
可看透了又如何,他们还是不舍得走!
这么多皮货,这么多金银珠宝,这还仅仅是眼前的,往后会更多。
谁能站稳脚跟,那就等于抱上了一个金饭碗。
望着一名骄傲的骑士骑着马冲来,众人心头一喜,赶紧站起身,他们知道到时候了,余大人要见他们了。
“诸位掌柜,我家大人有请!”
说完这句话,骑士打马离开。
哪怕所有人都觉得这骑士过于傲慢,可此刻却没有一个人敢去说些什么。
“报名入营!”
“山西介休山右人范永斗恭喜余总兵大胜,恭喜大将军扬我大明之威风,收我大明故土,为大人喝!”
“大点声!”
“山西介休山右人范永斗恭喜余总兵大胜......”
一卡一报名,在众人的注视下,商贾排队进入。
昨日余令请教了钱谦益。
因为余令不明白为什么好多晋商都是山西介休人,余令没去过那个地方,不是很懂。
钱谦益最喜欢余令来请教他。
在他的讲解中余令心中也逐渐有了个轮廓。
介休距长城不远,“开中法”后介休不少农户人家也加入了北上运粮和贩盐的商队。
有些人家就在九边重镇张家口站住了脚。
隆庆四年王崇古任宣大总督,那时候的边塞也刚实现互市王崇古广招四方商贩和蒙古人做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