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提拔
第79章 提拔 (第2/2页)李家的李光云可是高兴坏了,他和宋启山同辈,如今已是满头白发。
当年家里最先卖地给宋家,还被笑话了好一阵子。
说什么好好的地主不当,跑去给人当佃户,真是雨下太大,脑子进水了。
随着宋家不断扩张,李家当初的决定,便显得无比英明。
许家的人反应也还好,平日里做事就勤快,又擅于动脑子。
田地里的事情,宋启山早有不少交代他们去办。
此次被提拔三人,自然高兴不已。
虽比李家少一人,也无伤大雅,谁让自家卖地卖的晚呢。
唯有马家的人,高兴之余,心里又有些不快。
明明跟许家一块卖的地,为何到提拔的时候,偏偏他们家少一人?
平日里活可没少干,不就是许家的人会溜须马屁,整日跟在庄主后面献殷勤么!
这时,宋启山又宣布,明年会拿出一部武道功法。
到时候各家的年轻人若想学,便来报名。
不过练武归练武,不能耽误做事。
宋念守也没想到还有这么个后续,稍稍有些惊讶,却没有太在意。
这事对宋家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宋家前些年两次险遭人毒手,便是一个例子。
今后随着发展壮大,类似的事情未必不会再发生。
让年轻人练武,身手好些,以后万一遇到个什么事,也不至于没有反抗之力。
宋念顺的回归,伴随着宋家进一步发展,仿佛吉兆一般。
眨眼间,年关将近。
贺周知带着于佩兰和一个妙龄女子回来,只有十九岁的女子,名叫殷悠宁,是原吏部侍郎殷若海的孙女。
这位侍郎大人已到了年限,告老还乡多年,两个儿子都在与陈国的战争中不幸战死。
殷家的香火,除了一个十三岁,却被宠坏的孙子外,便只有这个孙女了。
虽说后继乏力,但在朝中的关系尚存。
温修文特意从中撮合许久,才让贺周知娶了殷悠宁。
说是小妾,但为了照顾殷若海的面子,都只喊作二夫人。
殷悠宁样貌不错,回来的时候挺着个大肚子,逢人便是三分笑。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份笑很刻意,给人莫名的疏远感。
也不怪,毕竟是侍郎家出来的千金小姐。
若非贺周知,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和这些农户打交道。
谢玉婉也看出这一点,悄悄把于佩兰拉过去,低声询问如今的情况。
贺周知娶了大户人家的小姐,是否让她受了欺负之类。
于佩兰笑呵呵的道:“是我想着让家里多点人气,自己年纪大难再生养,才逼着她娶了殷家妹子,怎会受欺负。他那性子,你们还能不知道?跟大哥一样重情重义,嫂子尽管放心就是了。”
谢玉婉清楚贺周知的为人,点点头,便没再多说。
说多了,反倒像挑拨人家夫妻俩的感情。
另一边,贺周知在宋启山的陪伴下,去江宝瑞一家的坟前烧纸钱祭拜。
看着几座坟头立在那,如今已是一城通判,而且在老侍郎运作下,有望明年去国子监担任祭酒一职。
那是从四品的职位,与温修文当初在国子监一样,先做个跳板。
过几年再出来时,最少也是一城知府,或者去六部任职。
宋启山听的很是高兴,道:“读书二十载,却没你升官的速度快。想你当年在村里无所事事,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贺周知叹气道:“官是做的大了,却愈发觉得有心无力。明明想为天下百姓做点实事,却事事不得不迁就,事事不得不妥协。”
“大哥如今虽只是一庄之主,却比我快活不知多少倍。起码在这里,你要做什么就能做,不像我,如拴着锁链一般。”
“有时真恨不得豁出去了,和那些酒囊饭袋,尸位素餐的东西拼一把,也省的受这窝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