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陶罐
第70章 陶罐 (第1/2页)整个圣旨啰里吧嗦的,其实总共就说了三件事。
其一,把他的江宁县主簿,九品官身给直接撸掉了。
这是明诏,王安石也没法挡,毕竟不管怎么说,王小仙在处理此案的时候,不合规,不合程序法度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有些事情真较真的话是可以砍了他的。
仅仅只是免职而已,并不算重,而且日后王小仙走上朝堂,也没有人可以为江宁之事来找他麻烦了。
毕竟一过不二罚么,这都已经罚过了。
其二,便是让他白身之后跟着王安石好好学习经史子集,准备让他考锁厅试。
按理来说,明经要想拿到锁厅试的资格,还是挺麻烦的,但现在既然赵顼都亲自下诏了,这资格自然就算是有了,到时候考完了试,他被赐予进士出身,自然也还是要给他重新授官的。
锁厅么,很难考不过去的。
其三,便是送了他一千贯钱,又特意命人御制了一把名叫“沉水”的宝剑赐给他,顺便把铭文都给他做了:“截浊流方见清渊”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明贬实褒,毕竟江宁县主簿本来也不是什么多高的官身,王小仙明经的身份也确实是个事儿,不如索性弃了专研学业,考得了进士一并再论,也好升职什么的。
王小仙估摸着,这新诏令来得竟然这么巧,那十之八九,这人是早就来了江宁府了,只是一直在等着今天菱湖竣工,这么大的项目,自然要王小仙顶着“代县务”的差遣,切实地落了地,板上钉钉的成为他的功绩,在功成之后,他再出来让王小仙身退更合适一些。
也算是一番美意了。
“王官人,接诏吧,官家听说了你的事,可是一直念着您呢,您可是不知道,富相党羽之中,上奏疏求情的,弹劾你的奏疏那个多啊,你,可是真入了官家的眼了。”
“臣,奉诏。”
王小仙上前接过,却是忍不住瞥了王安石一眼,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让我跟着他学习么,到底,还是落他手里了啊,也罢,要不一会儿我去主动找他说一些闲话,缓和关系吧。】
王小仙只得上前接了诏:“多谢这位供奉,不知您怎么称呼?”
“咱叫王中正,还只是一个小黄门,谈不上供奉,哦对了,这是李都知托我带给您的,有关于新式水井的完整设计图,这是李都知找了军械监的工匠所秘制,这头一个啊,已经在宫里头用上了,特别的好用呢。”
这个王中正,自然也和李宪一样都是赵顼的潜邸之人了,还是那话,宦官很多时候不在于官职大小,只在于和官家的关系远近,他说自己是小黄门,可总不好真拿他当小黄门来看待。
“水井居然成了?我刚才听旨意,神臂弓也成了是吧。”
“成了,李都知说,还是多亏了您呢。”
众人这会儿都站了起来,却见王安石也上前道:“王供奉,敢问,李舜举李供奉现下可好?”
这王中正面对王安石的时候态度却是明显和王小仙不一样,尊敬的行礼,却是自带一种不屑搭理,公事公办的冷淡态度,道:
“好,自然是好的,李都知厉害了,又改良了神臂弓,将那射程又足足提高了四十几步呢,哎~,就是不知,这么好的东西,那些文官们是不是又要弹劾,反对了,哎~,咱们这些个做内侍的,想要为朝廷,为国家做一点事情,可真是难啊。”
语气中,倒是也不乏揶揄和讥讽。
正如王小仙所料,他这个宣诏使,确实是已经来江宁好几天了,一直住在驿站里,就等着今天菱湖竣工呢,自然,也知道了王安石和王小仙,为了李舜举而冷战吵架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