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只是建议而已
第77章 我只是建议而已 (第1/2页)王小仙的意思又不复杂,当即,众胥吏仍是以宋玉为首,当先却是朝着王小仙跪拜了下来:“愿为官人驱使,只求官人能够指点迷津,给个法子救我等一救,如何才能叫我等为江宁的乡亲们不做恶事,而做善良之事?”
王小仙自然也是连忙起身将他们扶起:“你们这是做什么,莫说我现在也只是草民了,便是以前还做官身的那会儿,又哪能担当得起如此大礼呢?速速起身,莫要让人看了耻笑。”
众人却都是脸皮甚厚的主,说什么也不肯起来,只一个劲的将奉承的马屁,招人欢喜的高帽与他说个不停,却是就连王小仙也不由得心生了几分欢喜。
笑着道:“你们休要这般驾我,再不肯起身,我转身就走,不与你们分说就是了。”
众人闻言这才起来,重新坐好。
其实这些人都是故意的,都看得出来,王小仙之所以主动找他们来就是为了让他们办这个事儿的,大家都是同路之人,肯定是志同道合的。
之所以却是齐齐跪拜,马屁高帽戴个不停,这可真不是这些人在提前商量过的,而是他们彼此默契的结果,乃是说这王小仙的道行还是有些浅了,分明已经被这众胥吏看出了深浅,认定了他是个极重耳欲名声的人了。
而王小仙在听了这好一顿马屁高帽之后,也果然是愈发敞亮了许多,指挥这些胥吏办事时愈发的肆意,少了许多客套。
却见他先是从袖口处拿出了几页的图纸,道:“此乃我和李舜举李供奉算是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式水井,暂且取名为李供奉井,王小仙井,亦或者随便什么井来,都无所谓。”
众胥吏不知他为何好端端明明是说着青苗法,却又突然说起了这井来,却也依言连忙拿起了所谓的图纸看了起来,一边看还一边夸,说王官人和李供奉当真是心思了得,此事他日必成佳话云云。
王小仙笑道:“当初和李供奉共同研制此物,料来他现在必然也在皇宫大内,乃至于整个汴京城内做着更改替换了,这种水井只需要轻轻按压这柄长杆,井水便自会从中喷吐而出,简单方便快捷,
而且整个水井是密闭的,既不怕有小孩子往水井里撒尿拉屎,也不用担心有熊孩子掉进井里淹死了。”
“然而此物精巧,其一,是需要制作井管,直接插到井水里,外层要用楠竹来做,内层却需要用锡铅浇筑,辅以牛皮和鱼漂叠压密封,开合处要用陶瓷做一球阀,硬竹片做一蝶阀,据李供奉所说这还是一涉密技术,俩阀门原本是用在猛火油柜的(北宋版喷火枪)。”
“这一整套的水井替换,这么多的零件,工,料,这一口井要十贯钱左右,不算太贵,
单仅城里,江宁府便有二百七十四口井,若是算上城外乡野,那差不多就有九百口井了,一口井十贯钱,加起来也有九千贯了,这是为百姓做好事,善事,不见得会弱于疏浚菱湖的大事业,可是你们说,谁来出这个钱呢?九千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况且这九千贯还只是料钱,还没算工钱和各种杂费,杂七杂八的全都加起来,这费用,少说也得一万二三千贯,此事,肯定是要交给你们胥吏和衙役来负责统筹安排协调的,你们为此这么辛苦不需要工钱么?
将其中截留一部分,乃是应有之义,林林总总加起来,这就至少要一万五六千贯了,我以为这个数字还是合理的,你们觉得呢?”
一听说王小仙在计算这个数的时候居然还给他们这些胥吏还留了二三千贯,有些个心眼浅的胥吏已经忍不住眉开眼笑,甚至是谢过王小仙了。
年岁长一些的几个,互相对了个眼神之后,却是都不禁若有所思。
宋玉则是稍微过了一下脑子,便决定当众将疑虑问了出来,道:“一万五六贯的钱财,说多不多,但以咱们江宁府的一府之力,欲要拿出,却也万难,便是江宁乃我大宋大府,但咱们大宋自开国以来一直奉行强干弱枝之策,各府钱财大多都受了转运,便有些许羡余,也大多都早有用处,更不必说,咱们江宁府去年才刚出了四十万贯的亏空了,这您是知道的。”
一旁的孔目吏笑着道:“老宋,此易事也,修建水井,乃是大善留名之事,咱们去找一找咱们本地的富户和形势户,说不定就能凑出个七七八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