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要多走,多出去看
第250章 要多走,多出去看 (第1/2页)沈薇早就想吃烧烤了。
只是这个时候的京城连夜生活都很欠缺,所以还没有街边的那些烧烤摊,烧烤店倒是已经看到有两家了,但菜品比较单一,几乎都是牛肉、羊肉之类。
这次弄了这么多海鲜,她肯定要自己弄一次来吃吃。
除了海鲜外,她还拿了些羊肉、牛肉、猪排骨,素菜有青椒、玉米、茄子。
看到茄子的时候,杜小龙跟黄芩都感觉有点不对:“沈教授,茄子也能用来烤?”
“当然了,”沈薇把一整个茄子放在烤架上,道,“烤茄子可是我的最爱,等下你们吃过就知道了。”
“那玉米呢?”黄芩问,“我也在街边看到过麦烤玉米的,但别人都是一整个放火旁烤,没见过像您这样一粒一粒剥下来,还要用竹签串起来的,这得多麻烦啊。”
虽然沈薇是北方人,但对于烤玉米到底要怎么吃,却跟大多数北方人不一样。她喜欢南方这种把玉米粒串起来烤的方式,主要是吃起来方便。
至于麻烦,确实有一点,但为了美食麻烦一点又咋了?
她还听说过一道传说级的菜,人家还把鲤鱼的胡子剪下来,专门炒成一盘菜呢。
“沈教授,这边铁板烧热了,”杜小龙道,“接下来怎么弄?”
“先倒点油,把铁板润一下,再换油,直接把鱿鱼压在上面。”
沈薇这边烤着茄子、玉米,黄芩烤着肉串,杜小龙就负责铁板烧。很快各种香味散发出来,让三个人都忍不住冒口水。
沈薇上一世就喜欢吃烧烤,不过烧烤刚开始普及那会儿,梁远河很反对吃,说是什么致癌物多。其实她心里明白,那是因为梁远河舍不得花钱。
后来她自己赚了钱,可以买烧烤吃的时候,身体又不行了。
常年的劳累、三餐不定时外加营养不良,让她的肠胃变得很弱,就算吃也只能很少地尝试一下。
不过现在就完全没这个担心了,别说一点烧烤,就算是巴蜀那边的特辣……还是微辣吧,微辣火锅她也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烤串更是想怎么撸就怎么撸。
杜小龙和黄芩人生第一次吃海鲜烧烤,瞬间就爱上了。
来之前沈薇用大量灵泉水把海鲜泡过了,所以烤出来也没有腥味,只有焦香和鲜甜,外加上各种撒料,估计这香味都能飘出几里地。
吃饱喝足后,让杜小龙两人去休息,她则来到了实验室开始工作。
已经冷却的材料不能立即使用,还需要重新放回炉子里,用低温回火去除材料内部的应力,这样材料才能成功被拉成细细的长丝。
三个多小时后,她打开了拉丝的机器,看着原本手指粗细的材料经过一道道的滚轮和模具,然后变成直径只有0.01毫米的细丝,而且一直没断,沈薇知道至少在机械性能上已经成功了。
等拉丝结束后,杜小龙和黄芩也睡醒了,三个人开始根据要求测试材料的电阻率。
这是一个简单但又非常漫长的过程,考验的就是细心和耐性,经过整整四个小时的操作后,长达一千米的细丝终于被布置妥当。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
“室温20度,受测材料温度20。”
“电压稳定。”
“端口连接完好。”
“测试用电流表已打开。”
“所有测试条件具备,合闸!”
瞬息间,测试用电流表的指针突然一个大幅度的偏转,然后略微回弹、稳定。
“数值出来了,快计算。”
当看到纸上算出来的那个数字时,杜小龙和黄芩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第二次!开始。”
两人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又使用不同的电压进行了十几次测试,最终得到的数值还是一样。
“天啊,”黄芩捂着剧烈跳动的胸口,道,“真的能有这么小吗?”
“沈教授,您看看呢。”杜小龙都不敢确定自己算对了,赶紧把演算纸送到沈薇面前。
“怎么,”沈薇笑着道,“这不过是初中的知识,你一个研究生还不会了?”
“不是不会,是不敢相信。”杜小龙道,“我们算出来只有0.11,但上一次还是1.1,这足足小了十倍啊!但我们只对配方进行了2%的调整,真能有这么大的效果?”
“这就是材料学。”沈薇道,“我们就像在漫天的星河中,寻找一个完美的点,在找到这个点之前,一切都是失败品。”
杜小龙和黄芩两人听得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心里对材料学,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同。
“沈教授,我这辈子就死磕材料学了。”杜小龙道。
黄芩也跟着道:“我也是。”
“加油吧,”沈薇道,“往后咱们需要的特殊材料会越来越多,这种高导电率材料,不过是个小小的开胃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