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6章 上不上常委会,是谁说了算?
第一卷 第346章 上不上常委会,是谁说了算? (第1/2页)送走了刘清源、赵国奥和申玉春三人,办公室里的气氛仿佛也随之一松。
但宋运辉依旧端坐在沙发上,没有起身。
郑仪坐回宽大的办公椅,顺手拿起桌面上那份已经送来的、厚厚一叠的《市委常委会第141次全体会议议题材料汇总》。
文件夹是深蓝色的硬质封面,烫金的党徽下方印着“内部文件注意保密”的字样。
他没有立刻翻看,而是看向宋运辉,语气随意地问道:
“运辉同志,明天的常委会,邹书记除了审阅这些议题材料,还有什么特别的交代吗?”
“书记上午看了汇总目录,没提出修改意见。”
宋运辉回答得很稳妥。
“就是强调会议要高效务实,决策要围绕当前最紧要的中心工作。”
郑仪点点头,不再多问,低头翻开了材料。
文件内页按照明天上会的顺序排列,用不同颜色的彩页做了间隔。
第一部分,通常是传达学习上级重要会议或文件精神。
郑仪的目光快速扫过标题:《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近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文件后面附有省委会议的核心精神摘要和市委初步的贯彻落实建议,格式规范,四平八稳。
郑仪没在这里停留太久。
他直接翻到后面几份涉及到具体项目推进和资金安排的核心议题文件。
手指停在了其中一份文件的彩页上。
深红色的彩页,标题格外醒目:
《关于提请审议加快腾飞机械二期项目审批及土地供应工作的若干建议》
文件落款是:明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明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明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件开篇就点明了项目的战略意义:省市重点项目,四海集团核心投资,建成后对明州Gdp增长、税收贡献、解决就业的重大拉动作用……
紧接着,就是项目目前“卡脖子”的问题:
项目用地范围内,涉及北河村共计128户居民及部分小型集体厂房的征迁补偿问题,存在少数“钉子户”,诉求过高,严重阻碍项目用地清表。
按正常审批流程,项目规划调整方案论证、环境影响评估、安全预评价等关键环节耗时较长,恐无法满足项目年内开工的节点要求。
项目前期土地整理资金存在一定缺口。
解决方案的核心建议是:
责成经开区管委会、临港区政府成立联合工作组,强化力量,“多措并举”,务必于两周内完成清场工作。
建议市政府成立专项协调小组,对项目相关审批环节实行“并联审查、容缺受理、限期办结”的超常规加速机制。
请求市财政紧急预拨土地整理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保障前期征拆及场地平整。
文件的最后,还附上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项目要求“加速推进、优化服务”的相关批示摘要。
郑仪的目光在那几条“超常规加速机制”的建议上停留了很久。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四海系的手,伸得又快又急。
借着重点项目的东风,意图强行扫平一切障碍,加速推进。
这里面的关键,一是“清场”,二是“加速审批”。
所谓的“多措并举”、“联合工作组”,背后必然是高压乃至暴力驱赶。
“容缺受理”、“限期办结”,则意味着在环境影响、安全评估等核心安全红线上“开绿灯”,预留巨大风险隐患。
而财政预拨5000万,更像是先上车后补票的由头。
他合上这份文件,目光瞥向旁边一份蓝色彩页的议题:
《关于近期重要岗位领导干部调整的建议方案》
这是组织部提报的。
方案涉及几个区县和市直部门“一把手”的调整建议。
郑仪的目光迅速扫过那几个拟调整名单和岗位。
一个名字跳入眼帘:刘兴国,拟任临港区副区长,分管经济、招商工作。
刘兴国?
郑仪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他上午在翻阅邹侠给他的那份厚厚材料时,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过这个名字的备注:
与四海集团关联密切,曾为四海旗下某项目违规办理土地性质变更提供便利。
临港区,正是腾飞二期项目所在的区。
让一个与四海系关系密切的人去分管该区的经济和招商?
这无疑是给四海系的项目再开一条方便之门。
几个看似独立的议题,在郑仪脑海中迅速串联起来:
腾飞二期项目要加速,需要暴力清场和审批开绿灯,而组织部则推荐了倾向性明显的分管领导,甚至可能还想从财政挖走一笔钱!
这是一条清晰的利益链条。
而且组织部这份人事调整方案放在明天常委会上,显然是想趁新秘书长刚上任、可能还摸不清水深水浅的时候,试图蒙混过关!
郑仪抬起头,目光看向安静等待的宋运辉。
“运辉同志。”
“秘书长。”
宋运辉立刻回应。
“腾飞二期这个议题,组织得不太理想啊。”
郑仪语气平淡,却让宋运辉心头一跳。
“秘书长的意思是……?”
“首先,风险表述严重不足。”
郑仪拿起那份红色彩页文件。
“项目卡脖子的问题只强调了外部阻碍(钉子户),却只字不提采取强制手段可能激化矛盾、引发群体事件的社会稳定风险!不提‘容缺受理’对环评、安评等核心安全程序造成的实质性削弱及其长远隐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