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银钩钓真凶 暗账惊风雨
第37章 银钩钓真凶 暗账惊风雨 (第1/2页)大理寺的签押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侯砚卿面前的书案上,摊开的物件如同拼图的碎片,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息:那截乌金断线、拓印的金匣符文、王老译官遗留的注释残片、从刘典簿家中搜出的几页被水浸湿大半却仍能辨认的私密账目抄录、沈万金书房撕毁的密码账页残片,以及管家和沈府其他关键仆役的口供记录。
烛火跳跃,将侯砚卿映在墙上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如同蛰伏的巨兽。他目光沉静如水,手指在那些碎片上缓缓移动、比对着,脑中如同最精密的机括在飞速运转、啮合。
“乌金火线,突厥秘宝,源头指向范阳安禄山势力…”
“金匣符文,萨满秘咒,‘狼首鸟翼’图腾,确凿为范阳献捷礼器专用,意为‘封禁’、‘献祭’…”
“冷香邪异,成分含范阳萨满独有之物‘尸陀林菌’,用于封存危险或禁忌之物…”
“刘典簿私账抄录:天宝十一载三月,秘拨‘火浣布’三匹、‘炽金矿粉’五斤,记为‘范阳军镇修缮特材’,经手人…杨府管事周旺!杨府?哪个杨府?”
“沈万金密码账页残片(部分破译):‘…和籴永丰仓粟二十万石,实收十五万,虚款折金…转入波斯商路…利三成归…’后面关键处被撕毁!”
“管家及账房口供交叉印证:沈万金近半年通过多条隐秘渠道,将巨额钱粮(远超其正常利润)转入西域,尤其是波斯方向。其中多次提及‘平卢军需周转’、‘范阳特贡’等名目!”
一条条线索,如同冰冷的毒蛇,在侯砚卿脑中纠缠、噬咬,最终汇聚成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结论:
杨国忠一党(杨府管事周旺经手),利用掌控的财权,特别是“和籴法”(强制征购粮草)的漏洞,与地方官吏(如永丰仓)勾结,虚报粮价、数量,侵吞巨额国帑!
为洗白这笔黑钱并转移出境,他们找到了西市巨贾、拥有庞大西域贸易网络的沈万金!
沈万金利用丝绸、珠宝贸易作掩护,将黑钱转化为“合法”利润,通过波斯商路转移出去!
而作为回报或交易的一部分,沈万金很可能也为安禄山的范阳、平卢军镇提供了某些“特殊服务”——比如利用其渠道,为安禄山秘密输送朝廷管制的战略物资(如火浣布、炽金矿粉),甚至传递情报!
那封威胁信中的“火种”,极可能指的就是安禄山通过沈万金渠道秘密获得或转运的、足以引发巨大动荡的东西(可能是某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图纸、谋反证据、或者巨额财富凭证),被封存在那个带有范阳萨满秘咒的金匣中!
当杨国忠察觉安禄山野心膨胀、尾大不掉,或双方因分赃不均产生龃龉时,杨党决定切断与安禄山的这条秘密纽带,并夺回或销毁“火种”以绝后患!于是精心策划,利用沈万金验看金匣内“珍宝”的机会,启动了库房内预设的、以乌金火线为核心的致命机关,杀人夺物!
动机、手段、凶器来源、符文指向、金钱流向…所有线索,严丝合缝!
侯砚卿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已不是一桩简单的谋杀案,而是一场涉及帝国最高权力层、动摇国本的惊天阴谋!杨国忠贪腐误国,养虎为患;安禄山拥兵自重,图谋不轨;而沈万金,不过是这场巨鳄争斗中被碾碎的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