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帝都基石一日千里,无形掌乾坤
第九十一章:帝都基石一日千里,无形掌乾坤 (第1/2页)一个月。
对于一座运转了上百年的帝国都城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但对于咸阳来说,这一个月,却像是,换了人间。
城门,依旧紧闭。但城内,早已没有了当初那死一般的寂静与恐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了蓬勃生机与劳动号子的,狂热的建设氛围。
城东,原本的乱葬岗,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巨大的,由“水泥”和“青砖”建造而成的崭新坊市,拔地而起。宽阔、平整的街道,可以容纳八辆马车并行。街道的两侧,更是修建了完善的,足以让后世都为之惊叹的,地下排水系统。
城西,渭水之畔,数十台巨大的“墨班泵”日夜不停地运转。清澈的河水,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城中,流进千家万户。咸阳百姓,第一次,喝上了干净、清冽的“自来水”。
城南的“新生营”,规模已经扩大到了骇人听闻的五万之众!这里,不再是流民和刑徒的聚集地,俨然成了一座纪律严明,充满了希望的……超级城市。
而城北的“考工格物司”,则成了整个咸阳城,乃至整个帝国的“圣地”。每日,都有无数的匠人和士子,从四面八方涌来,只为能求得一个,进入“论道堂”,聆听“格物之法”的资格。
整个咸阳,在墨尘那只无形的大手推动下,正以一种,让所有人都感到心惊胆战的,恐怖的速度,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剧变!
丞相府,思过斋。
李斯,这位帝国的丞相,正怔怔地看着手中那份,由少府呈上来的,关于咸阳城这一个月来财政变化的……账簿。
账簿上,没有黄金,没有铜钱。
只有一个个,他看得懂,却又完全无法理解的数字。
“‘计功券’发行,逾三百万张……”
“‘新生营’消耗粮食,每日,超过一千石……”
“‘水泥’、‘青砖’产量,提升十倍不止……”
“城建工程,征发民夫,超过五万人次,却……未动用国库一钱一粮?”
李斯的手,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他自诩为法家集大成者,精通算计,善于权衡。他能用最严苛的律法,将帝国的每一分税收,都刮得干干净净。
但,他做不到。
他做不到,在不动用国库的情况下,让一座城市,凭空,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和工程!
他看着那张薄薄的“计功券”,第一次,对自己的“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那个年轻人,他用的,不是法。
他用的,是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却又强大到,足以改天换地的……道。
一种,名为“经济”的,无上大道。
卫尉府,演武场。
李信,这位帝国的猛虎,正沉默地,看着王翦,在训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
那支队伍,只有千人。他们,都是从“新生营”那数万匠人中,挑选出的,最强壮,也最“听话”的青年。
他们白天,是工匠,是劳工。
但到了夜晚,他们就会换上“考工钢”打造的轻甲,拿起统一制式的强弩和短剑,进行着,比他卫尉府的锐士,还要严苛百倍的……军事训练!
他们,有统一的食宿,有丰厚的“工分”可拿,他们的家人,在“安济坊”能得到最好的照料。
他们,没有军籍。
但他们,却比任何一支军队,都要……忠诚!
他们不忠于陛下,不忠于大秦。
他们只忠于,那个,能让他们吃饱饭,能让他们活得像个人的……墨司丞!
李信看着那支,行动之间,已经初具军魂的队伍,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心底,直冲天灵盖。
他知道,这不是一支工程队。
这是一支,只听命于墨尘一人的……私军!
一支,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以“以工代赈”的名义,名正言顺地,迅速壮大的,恐怖私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