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日方答应条款无一落实拟二次罢工
第三十九章日方答应条款无一落实拟二次罢工 (第2/2页)最后,李书记公布工人委员会指挥部成员名单,市委书记李为农被提名为市工人委员会的总会长,其中,大康纱厂的于戈娇被提名为大康纱厂工会会长。所有被提名人由全场参会者鼓掌表决通过。由此,胶澳市工人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把一个写有工会名称的白色大牌子悬挂在鱼货市场内的一个俱乐部的大门旁。
停歇了好多天的纺纱机,织布机又开始运转,女工们灵巧的双手很快将雪白的棉花变成细纱,细纱很快又变成布匹,大货车又开始一车一车的装满布匹运往码头。
于戈娇经过几天的寻找,终于找到了在食堂旁边的一间放杂物的小库房,它大小很合适,便跟姐妹们一起整理小库房,用它作为工会处理日常事务的场地。于戈娇正在擦拭修理有些破旧的库房门,忽然身后传来阴阳怪气的说话声:
“于会长,好兴致啊。有事没事的打扫小库房干什么?”
于戈娇回头一看,是王经理,他身后还跟着两个日本人,于戈娇认识这两个日本人,正是虐杀女工李姐的凶手监工。于戈娇没好气地说:
“王经理,你管得着吗?我们工人代表跟日本人签的协议中,同意我们女工成立工会。我是按协议规定,找间房子设立工会为姐妹们办事的地方。怎么,你想破坏协议吗?”
“吆喝?!帽子不小啊?”
王经理嬉皮笑脸地往于戈娇身边凑:
“于会长,你吓死我了,我可不敢坏了于会长的金銮殿,你想召见你的爱卿你的大臣开奏本朝会,这我没意见。可是你别在厂子里开朝会呀,菊池社长会非常生气的。胶澳这么大的地方,你爱上哪儿开你的奏本朝会,就去哪儿开你的奏本朝会,这我不管,就是不能在厂里开奏本朝会,听明白没?!”
他说罢还没等于戈娇驳他,王经理一挥手,两个日本人上前把于戈娇硬生生地推到外边,又把屋里正在打扫卫生的女工也赶出来,把那些杂物又搬回小库房,用一把大铁锁“咔嚓”把门锁了,王经理带着日本监工扭头走了。
王经理的举动摆明了日本人无视罢工协议,不准在纱厂成立工会,而且协议要求惩处凶手的条款根本没有落实,日本人肇事监工仍旧逍遥自在,继续在纱厂当监工。协议中要求赔偿被虐死女工家属,改善工作环境,不准克扣工人薪酬,尊重女工等条款,没有一项得到落实,罢工协议成为一纸空文!
于戈娇感到事态严重,她要向李会长汇报,不能让罢工成果付诸东流。于戈娇赶快朝四方鱼货市场奔去。
胶澳市总工会兼罢工指挥部里正在开会,李书记还有其他市委的同志正研究罢工后出现的新问题,在座的也有其他纺织厂的工会会长。他们听取了于戈娇汇报大康纱厂的复工情况,结合其他五个纺织厂出现的情况,市委和工会的人得出结论:日本人耍弄了罢工工人,罢工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小日本只是利用罢工协议要中国工人早日复工!
应该怎么办?经过大家讨论,与会的人员举手表决一致同意:举行第二次罢工!这次罢工要动员全市各行各业的大罢工,全市市民团结起来,向日本殖民者展示中国人民的力量。胶澳市《市民报》主编胡之田要在报纸上发表社论,抨击日资企业的背信弃义行为,支持全市市民的大罢工行动,并开辟专刊《工潮专号》,随时报道罢工的最新动态,向全省及全国的老百姓,揭露日资企业欺压工人的霸道蛮横行为。
第二天,全胶澳市响起了一片汽笛声:轮船低沉的船号声,火车激昂的怒吼声,汽车急促的呐喊声,市民敲击各种铁器的铛铛声,大鼓和铜锣的击打声,唢呐的尖叫声。它告诉老百姓,告诉背信弃义的小鬼子:第二次大罢工开始啦!
大街小巷充满了游行的人群,他们挥舞红色旗帜,高举白色横幅,高呼大罢工的口号。胶澳市所有的纺织厂停工了,制船厂停工了,火车停驶了,学校停课了,集市停开了,商店关门了。工人们沿着齐东路一直走到位于沂水路总督府的胶澳(青岛)市政府,人们高呼口号,张贴标语,向市政府递交请愿书。游行队伍又走到位于湛(发音:占)山路(现:香港路)的日本驻胶澳领事馆,除了工人的游行队伍,又有许多市民加入到游行队伍中,不知究竟有多少人参加了罢工游行,反正是道路上游行队伍一眼望不到头。领事馆门前有十几个穿黑衣警服的中国警察端着步枪,守护着日本领事馆,也有十几个日本浪人腰挎洋刀,站在警察身后,保卫领事馆。游行人群高喊着罢工口号,递交抗议书,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过激行为冲击领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