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海蜇军校毕业从军
第四十二章海蜇军校毕业从军 (第1/2页)黑黑的乌云一直死乞白咧地赖在天空不走,无论怎么向它求情,哪怕给太阳光留一丝丝缝隙它都不肯,让人根本分不清楚哪是上午?哪是下午?哪是傍晚?淅沥沥的小雨根本不管别人乐意不乐意,不管别人是多么讨厌它,反正它就是耍赖般地扑洒在憔悴疲惫的人们脸上身上,扑洒在绿绿的树叶上,扑洒在绿绿的爬山虎,常春藤、牵牛花、珠帘藤上。而这些藤蔓植物攀附在建筑物上,让外乡人分不清武汉人究竟是住在茅草房里还是住在砖瓦房里?细细的雨滴在枝叶的汇集下,又形成水珠,噼噼啪啪地砸向地面形成溪水四处流淌。
与北方天气不同的是,北方的阴雨天会很凉爽。而在武汉,这样的阴雨天气却非常闷热,而且是那种令人窒息无处躲藏的潮湿闷热,道路上的马车呀牛车呀行人呀很少很少。
“咵!咵!咵!咵!”
一阵有节奏的跑步声传来,这是一队国民军扛着步枪正在顺着汉口大智街往北行进。由于近几年国民政府汪精卫的清党大屠杀刚刚趋于平静,老百姓对街道上有节奏的跑步声,警笛声以及枪声会产生一种来自内心的恐惧感,遇见兵爷唯恐避之不及。
有一部汽车迎着军队行进的队伍向南开来,当它开到队伍旁边时车速减慢,里面有个人探出头朝队伍喊:
“安营长在吗?”
队伍中有个军人跑到车跟前回答:
“我是安喆!”
车里那个人命令:
“上车,安军座有请!”
安喆跟队伍中的人嘀咕了几句,跳上了来人的车,这辆福特古董车载着安喆调转车头,向北疾驶而去。
汽车拐了几个弯,在一处宅院的大铁门的门口停住,门口站岗的持枪士兵,问也不问,直接把大铁门推开,汽车径直开进院子里,在小洋楼门口停下,车里下来两名军人,其中一人是安喆,两个人走进楼内,汽车驶离了楼门口。这是一处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偌大的院子里,栽满各种草木花卉,院墙上以及小洋楼外层长满藤类植物,院子里还有篮球场,车库,也有其他楼房和平房。还有不少国民军士兵正在忙碌着在各处房屋进进出出,伙房里飘出饭菜的清香,整片区域显得干净利索,豪华静雅又不失威严。
虽然是中午时分,由于是阴雨天,楼道里有些昏暗,深棕色楼梯发出“哒,哒”人来人往的脚步声,安喆心里不由得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他小心翼翼地跟着前面领路的军官来到二楼,军官推开一扇厚重的玻璃门,侧身让过安喆,进入一间很大的房间。房间里有男男女女很多人,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安喆身上。安喆一身戎装,显得非常帅气干练。在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年龄也就是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的人,安喆来到他旁边。那人身穿着白色衬衣,下身穿土黄色军裤,黑色皮鞋,头发梳得乌黑发亮一丝不乱。安喆两脚一并,举起右手向他行了标准军礼。
“军座,安喆报到!”
“来,兄弟,我给你介绍介绍!”
这位军座就是离开日照县两城镇多年的安祥德。
“请看看这位年轻的军官,他就是安喆,是我的堂弟,他爸是我的九叔也是我们老家的名医神医,真的是扬名半个齐东省,名副其实的华佗再世。我这位堂弟是黄埔军校高材生,现在是上尉营长。”
安祥德话刚说完,在场的人响起一片掌声,安喆立刻也给众人行一个标准军礼以示谢意。
“好啦,快去换件衣服,湿衣服穿在身上太难受!”
安祥德拍了拍安喆的肩膀。又交代手下人领安喆去换衣服。
“老张,你给海蜇找一套合身的衣服先换上!”
“是,军座!”
“跟我来!”
安喆跟着老张去后面换衣服。
“军座,你这小老乡真够帅的!”
“那是,我们是大名鼎鼎的山东大汉嘛!”
“黄埔生那可是委座重点栽培的黄埔嫡系,可不能亏待了军座的弟弟!”
“他呀,我很了解,我年龄比他大了不少,看着他长大的,非常聪明,从小就会医术治病,有前途!没当大夫他从了军,当了扛枪打仗的军人。”
众人听了顿时觉得这位大尉军官很神奇,一个扛枪杆子的小伙子竟然还能给人治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