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慧明大师
第五章 慧明大师 (第1/2页)地窖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两人低微的咀嚼声和顾彦舒依旧有些急促的呼吸声。城门口胡兵模糊的喧哗声,隔着厚厚的土层和瓦砾,如同另一个世界传来的微弱噪音。
“大师……您为何会在这里?”顾彦舒终究忍不住开口,声音嘶哑干涩,打破了沉寂。在这黑暗的地底,面对一个救了自己性命、却又神秘莫测的僧人,他心中的疑惑如同藤蔓般滋生。
黑暗中,传来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那叹息里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悲怆与沧桑。
“老衲本是云游僧人,自北地而来。”慧明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疲惫,“一路行来,渡黄河,过中原……所见,无非是焦土、白骨、流民、饿殍……胡骑如蝗过境,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十室九空,易子而食……”他的话语顿了顿,似乎那些景象太过惨烈,难以言表。
“前几日,老衲在城外山野间采药,见城中火起,黑烟蔽日,便知大祸临头。待得入城……已是这般光景。”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力感:“本想寻些生者施救,或是收敛亡者尸骨,念几遍往生经文,也算尽些微薄之力……奈何胡狗凶残,盘踞不去。只得寻些偏僻角落,看能否救得一命半命。”
顾彦舒静静地听着,眼前仿佛又浮现出祖宅庭院那尸山血海,母亲胸口那支狰狞的狼牙箭,父亲被压在“诗礼传家”匾额下的半截身躯……巨大的悲恸再次攫住了他,喉头哽咽,说不出话来。
“小施主,”慧明和尚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平静,“观你衣着谈吐,应是世家子弟。遭此大难,家破人亡,心中恨意滔天,老衲明白。这血海深仇,刻骨铭心,亦是天理昭彰。”
顾彦舒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半截血玉簪冰冷的断口硌得生疼。恨!他怎能不恨!恨那屠戮亲族的胡骑,恨这吃人的乱世!
“然,”老和尚话锋一转,声音依旧平和,却仿佛蕴含着某种沉重的力量,“小施主,仇恨如火,可焚敌,亦可焚己。”
活下去……娘亲最后那破碎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顾彦舒身体猛地一颤,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冲上眼眶。他死死咬住下唇,不让泪水再次涌出。
“老衲并非劝你放下。”慧明的声音清晰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血债血偿,天公地道。只是……这乱世之路,步步杀机。你身负重伤,孑然一身,若心中唯有熊熊恨火,蒙蔽双眼,失了冷静,恐难行远路,更遑论他日雪恨。”
他停顿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词句:“心如明镜,方能映照前路荆棘;身似磐石,才可承载血海深仇。活下去,小施主,清醒地、坚韧地活下去,走到那能让你拥有力量的地方去。这,或许才是你娘亲,最深的期盼。”
慧明和尚的话语,如同沉重的木槌,一下下敲在顾彦舒的心上。他蜷缩在冰冷的土墙边,抱着怀中冰冷的剑匣,默默咀嚼着老和尚的话。
恨意依旧在胸中炽烈燃烧,但在这份燃烧的火焰周围,似乎多了一丝冰冷的、名为理智的堤岸。
活下去,清醒地、坚韧地活下去……走到能拥有力量的地方去!
地窖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两人微弱的呼吸声,和顾彦舒腿上伤口处传来的、被药力压制后依旧隐隐的抽痛。
疲惫如同巨大的潮汐,终于彻底淹没了他紧绷了数日的心神。在慧明和尚低沉而平和的诵经声中,顾彦舒的意识渐渐沉入了无边的黑暗。
这一次,没有噩梦。只有一片沉重的、令人窒息的虚无。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轻微的摇晃将他从深沉的昏睡中唤醒。
“小施主,醒醒。”慧明和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压得极低。
顾彦舒猛地睁开眼,眼前依旧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但洞口缝隙处透进来的那点微光,似乎更黯淡了。
外面,死一般的寂静。城门口胡兵的笑骂声和篝火的噼啪声,不知何时已经彻底消失了。
“丑时已过,胡狗换防,此刻正是守备最松懈之时。”慧明和尚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我们须得趁此机会出城。”
顾彦舒挣扎着想要站起,腿上的伤处立刻传来一阵撕裂般的剧痛,让他闷哼一声,动作顿时僵住。
经过一夜的休憩和药力的作用,那灼热感虽然消退不少,但伤口本身的疼痛和肿胀并未减轻多少,强行发力更是剧痛难当。
“莫要逞强。”慧明和尚立刻扶住了他,语气不容置疑,“老衲扶你出去。到了城外,再寻机觅些草药,或可缓解一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