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踢走孙氏,以汉代吴 > 第十八章 满朝公卿,无一事外

第十八章 满朝公卿,无一事外

第十八章 满朝公卿,无一事外 (第1/2页)

尚书台内。
  
  今日的尚书台格外热闹,群臣齐聚,共议诸事。
  
  按照惯例,有大事牵扯国本而不能决,当走朝议的流程,可自从李傕反攻长安,一切都变了。
  
  天子被困于皇宫,朝中大事经尚书台议定出章程之后,由六府批审。
  
  这六府分别是三公,李傕,郭汜,以及樊稠之府。
  
  然说是六府批拟,实只走李傕一府而已。
  
  自前任司徒、守尚书令王允死后,尚书令位一直空悬,原因是李傕图谋“录尚书事”,执掌尚书台,但一直遭到群臣的极力抵制和反对。
  
  东汉时期,三公权力被淡化,尚书台处理州郡章奏,是运转大汉的头脑机构,谁掌控了尚书台,谁就等同于手执大汉内政。
  
  所以,尚书台的执行权,一直都是李傕和朝中大佬们争斗的一个重中之重。
  
  李傕手中虽有兵马,但手下没有真正能够治政的人才,他可以杀人,却不能治国,所以争尚书台,他一直没法用强。
  
  毕竟,经学和治政知识,还是被垄断在士族们的手中。
  
  不论朝堂谁说了算,治理国家终归还是绕不过他们。
  
  朝臣们抵制李傕,不让他的手伸到尚书台,李傕也没什么好办法,别看他有最终获批之权,但对于各项政务,他根本不懂,只能眼巴巴的对尚书台给出的结果说句“同意”或是“不同意”。
  
  签字机器而已。
  
  至于治国的细节,不好意思,公卿们是不可能让他插手的。
  
  没有了朝议,士族公卿们就在尚书台直接开小会,反正是不让李傕参加。
  
  就算李傕有些内奸在尚书台也没用,真正的执政话语权,从来也没落到过他的手上。
  
  而今日,公卿们在尚书台所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关于李傕,樊稠,郭汜三人大破马腾和韩遂的善后工作。
  
  打仗最核心的问题,永远不在战场上,而是在战前的物资准备以及战后的经济政治重修上。
  
  现在国内的经济情况非常糟糕,这些年来,从董卓到李傕,纵兵为祸将关中司隶祸害的够呛,再加上当年董卓铸小钱使大汉经济大幅度倒退,如今的关中粮价已经是谷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二十万钱。
  
  而这次李傕对马腾、韩遂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肯定会使粮价进一步飙升,最终引起大面积的饥荒,乃至叛乱。
  
  “小钱的流通,现在可控得住?”
  
  说话的是司徒淳于嘉。
  
  这位老哥在历史上史料寥寥,但其人却能够在王允死后与杨彪顶着李傕的压力“共录尚书事”,足见其声名,必冠绝士卿。
  
  另外,历史上刘协行元服之礼,也就是成年礼的时候,诸臣子之中,淳于嘉不但为宾,还得赐玄纁驷马。
  
  玄纁,乃天子帝王用作延聘贤士的礼品。
  
  而驾四匹马的高车,在当时的社会绝对是顶流,地位显赫中的显赫。
  
  听淳于嘉发问,尚书梁绍当即道:“禀司徒,先前为董卓所制的小钱,如今通过政令严打,已然禁止于民间流通。”
  
  “然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想将民间谷价压下来,只靠禁小钱是不可能的。”
  
  淳于嘉的表情冷漠。
  
  “唉,李车骑在前线打仗打的酣畅淋漓,殊不知这后方已是千疮百孔,堤坝上的蚁穴多不胜数,容不得他继续胡闹了!”
  
  说到这,淳于嘉看向了尚书郎吴硕:“烦劳吴君将此言转告李车骑,就说是老夫所言便是。”
  
  吴硕听到这顿时一惊,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圈周围的同僚,随后尴尬地笑道:‘司徒此言何意?”
  
  淳于嘉平静道:“吴君这段时间以来,不是和车骑将军走的甚近吗?尚书台大小诸事,皆出君之口,入李傕之耳也。”
  
  “不,不……这,不是……”
  
  “好了。”
  
  淳于嘉挥手,打断了吴硕的话头,朗声道:“老夫知晓,在座诸公,有不少人私底下与李车骑多有走动。”
  
  “这点,老夫不反对,毕竟与何人来往,那是你们自己的私事,老夫无权干涉。”
  
  “但老夫想要提醒诸君的是,学优而仕!”
  
  “能够坐在这里的人,得位不易!”
  
  “仕之仕也,犹如农夫之耕。”
  
  “士之失位,犹如诸侯之失国家也。”
  
  “然,究竟如何会“失位”!这就是诸位私下需要慎重考虑的了。”
  
  淳于嘉这番话说的云里雾里,换成旁人或许不明白,但能坐在这里的,大多是人精。
  
  李傕再猖獗,终不过一边郡之人。
  
  在这个时代,士得其位,关键是风评……显然,目下若因时势而与李傕走的太近,日后定风评不佳。
  
  在士族圈混,没有风评助力,前途基本就等于被判死刑。
  
  以淳于嘉如今的地位,还有他在今文系士林中的威望,想让谁风评不好,有时候可能真就是一句话的事。
  
  这个时代的士族圈,就是这么的胡闹,胡闹中夹杂的是血腥与残酷。
  
  那些最近与李傕走的近的官员,一个个开始在心中衡量起利弊来。
  
  想来,这些刚刚被李傕拉拢的臣子,又会悄悄的疏远他了。
  
  淳于嘉很满意眼前的效果。
  
  他看向一旁的太常杨彪。
  
  “文先啊,还得劳烦你……露露脸了。”
  
  杨彪拱手道:“司徒公这是什么话?家国之事,责无旁贷。”
  
  “唉,在这关西士林之中,论名望,论面子,论影响……还得属你弘农杨氏。”
  
  杨彪急忙摆手:“司徒公,过赞了!”
  
  “文先,请你舍舍面皮,跟京兆,扶风,弘农诸地的家族们说说……开开仓,放放粮,大家一起定个规矩,稳稳关中的粮价。”
  
  杨彪略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