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九鼎九龙蛊 > 第七章 弃恶扬善

第七章 弃恶扬善

第七章 弃恶扬善 (第1/2页)

第二天一大早,史道长带着十几个道士,用手推车推着昨天晚上赶制出来的盐卤水,和土司府送给上善观制药用的几袋大烟膏、大烟籽,兴冲冲地去土司府。半路上,遇着欧麦嘎师傅和他手下的几个杂役,带着铁锤、撬杠、凿子、锄头等工具,说是要去赖石山村后的石山上找石头刻纪念碑,竖立在土主庙广场旁的销烟坑边。史道长要欧麦嘎师傅跟自己先去土司府办事,然后自己再跟他去赖石山村石山找石头。跟“水土司”的关系虽然不像“火土司”一样不相容,但也从来“道不同不相与谋”的“白泥浆土司”(自然是禹三少爷给取的绰号),竟然马上就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史道长将“骟”大烟种籽用的盐卤水和大烟膏、大烟籽交给廖总管后,就和欧麦嘎师傅去找石头。赖石山村的头人高龙热情地接待了“水土司”,对“白泥浆土司”却不大理睬,欧麦嘎师傅也不在意。史道长经常用盐巴、茶叶、煤油等,跟赖石山村人换药材。赖石山村有人病了,都是请史道长来看。史道长给赖石山村人看病从来不收东西,更不收钱,最多就是吃顿饭。赖石山村从来没有人去教堂,据说欧麦嘎师傅曾在布道的时候,多次说赖石山村人是“呸狗”(不信上帝的异教徒),要大家不要学他们;但又对他们从来不种大烟的骨气十分赞赏,要大家都学他们。欧麦嘎师傅一边找石头,一边见缝插针地动员高龙带头去教堂礼拜“嘎得”,做一个有“姓杨(信仰)”的人,高龙听得不耐烦,硬邦邦地回了一句:我们都是“呸狗”!我姓高,不姓杨。
  
  下午时分,在土司府门前小广场帮忙收购大烟膏、大烟籽的长皮,看见有一大伙人,用抬杠抬着几块大石头,从赖石山村的方向去西边山脚下的石场,忙跑去向廖总管报告。长皮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只要是在土司府周围有任何异样的发现,甚至只是跑来一匹不认识的狗,都会跑去报告廖总管。长皮是廖总管的养子,就住在土司府后院牲口圈旁边,除了看门,还负责照管三十几匹骡马的草料。
  
  长皮刚跑进土司府大门,就看见姬姜小姐正挥舞着一条皮鞭,轮流抽打几个下人,禹三少爷站在一边看,吓得赶紧往回跑了几步,躲在第一道大门廊檐下一根两人合抱的柱子后偷看。那几个下人抱着头蹲在院子里,任由九小姐抽自己的背,一声不吭。姬姜小姐正抽得起劲,廖总管从第二道大门走出来,后面跟着夫人土司。夫人土司瞪了九小姐一眼,姬姜马上就住了手。
  
  姬姜小姐走到板着脸的夫人土司跟前,解释说:我让他们分头去那些没有来交大烟膏、大烟籽的人家搜查,他们推三阻四不想去,说是廖总管不让去的。
  
  廖总管跟着解释说:各家各户来交大烟膏、大烟籽,我安排下人们都作了登记,到现在为止,大部分人家交了,少部分人家没有交。而且,我估计,那些交了的,也并没有全部交。这台事件,大家一时转不过弯来,不太好办。我的意思是,先等等再说。
  
  夫人土司让蹲在地下的几个下人都站起来,说:等到明天中午,如果还不交,你们就听九小姐的安排。
  
  廖总管对几个下人说:晚饭后你们分头到话场子去,把夫人土司刚才说的话散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家陆续到土司府来交售大烟膏、大烟籽。到中午饭时分,几乎所有人家(包括上善观和土主庙。嘎得教堂严禁与大烟相关的任何东西进入,甚至连禹老土司的水烟筒也不能带进去)都到土司府来过了。虽然所收购的大烟膏、大烟籽数量,不及廖总管估计的一半,但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跟土司府对着干。几十年来,敢明目张胆跟土司府对着干的,只有对天石谷“狼白王”的“灶王财神”深恶痛绝的史道长、欧麦嘎师傅和禹三少爷。九小姐却不甘心,偷偷带着长皮和几个下人去赖石山村,说是要借几匹厉害的猎狗来,挨家挨户搜查。当天晚上,廖总管又派下人去话场子,散布九小姐准备大动干戈的消息。当天夜里,许多人家的灯火很晚才熄灭。一连三天,却并不见九小姐有动作。听长皮说,夫人土司已经叫九小姐,把借来的那九匹生龙活虎的大猎狗还回去了,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但也暂时不敢将趁着夜色藏起来的东西拿回来。
  
  尽管褒贬不一,但大家基本公认,禹成老土司让夫人土司继任的决定是正确的。禹老土司的三个儿子,要当天石寨三千多号人的土司,恐怕不大合适,甚至相当不合适。大少爷禹鼎盛,人倒是长得高大壮实,只是自小脑子就不好使,成人了也没有多大改善,在天石谷著名的五个“憨包”中排行老大(当然不像排行老幺的长皮一样可以公开)。二少爷禹鼎立,是天石谷最著名的“酒醉子”,除了索尼玛酒,无论是天大的事还是屁大的事,都不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三少爷禹鼎新,脑子聪明,也不醉酒,却是一个被基本公认为“自甘堕落”的浪荡子,而且还是个跛子。禹三少爷少年时到禹鼎镇和县城读过好几年书,据说是“很有学问的”。二十岁以前,禹三少爷一切正常,在禹家三位少爷中口碑最好,大家都认为将来的土司非他莫属。但自从被禹老土司打跛了一条腿后,往常干干净净寡言少语的禹三少爷就像换了一个人,时常衣衫不整蓬头垢面满嘴胡言乱语,跟几个著名的游民懒汉二流子称兄道弟。他最大的爱好和特长,就是特别会开玩笑和给人取绰号,天石谷三千多号人,至少有一半人拥有禹三少爷给取的绰号,有的人还不止拥有一个。其中自以为比较著名和经典的,是给上善观道长史若水先后取的三个绰号:“老拉稀”“一肚子坏水”和“搅屎棍”。
  
  当然,在基本公认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赞同欧麦嘎师傅的意见,认为既然女人也可以当土司,而且还是外姓的,那么姬姜小姐也许更合适。姬姜是禹老土司最小的女儿,排行第九,又叫九小姐。这九小姐自小就一点不像其他四位禹家小姐,她在七岁上,就成为了天石谷最著名的、最厉害的娃娃头,成天领着一大帮男娃娃到处捣蛋。今天打开黑石寨几户人家的牲口圈,把牲口们撵到大烟田里去大饱口福;明天偷来的青石寨果树上还未成熟的果子,倒在河里去喂鱼;后天把白石寨的几口水井用石头土块填满,害得白石寨人跑到青石寨的水井来排队挑水;大后天又跑到大老远的赖石山村去,收了村子里的兽皮披在身上装野兽爬着回来……还经常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地,把一帮不是自己手下的男娃娃撵得狼奔豕突鸡飞狗跳,揍得鼻青脸肿哭爹喊娘。禹老土司是骂舍不得骂打更舍不得打,最多就是把她在屋子里关起来不准出门,却往往关不到一顿饭功夫,就人去屋空无影无踪。稍稍长大后,就抵死不穿女娃娃的衣服,不留女人家的长头发,自作主张牵出土司府的一匹小马,骑着马领着不断壮大的捣蛋队伍,呼啸来去挥洒自如。有一回禹老土司实在忍无可忍,不小心骂了她几句,九小姐就闹着要跟她妈姓,也不要禹老土司亲自给她取的名字,跑到上善观去找史道长改名。史道长不肯,结果第二天早上,上善观的外墙壁上龙飞凤舞画满了各种各样的符,画得特别好特别像,连史道长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半夜三更梦游的时候画的。画符用的原料,不是史道长常用的朱砂,好像是用锅灰兑陈尿调出来的,不仅味道难闻,还特别难擦去,几个道士忙活了一天仍然色黑味浓。(后来天石谷大烟丰收的首功,恐怕应该计在九小姐的帐上。)史道长无可奈何,在征得禹老土司同意后,依九小姐她妈的“姬”姓和她外婆的“姜”姓,取了个叫“姬姜”的新名字。姓当然是不能改的,禹家的儿女永远只能姓禹。好说歹说,九小姐才接受了“禹姬姜”这个新名字,不过她更喜欢别人直接叫她“姬姜”,至于后面加“小姐”还是“姑娘”,她倒是不在意。禹老土司生前,经常对土司婆娘、土司媳妇和土司夫人感叹:如果姬姜是个男娃娃倒好,这个样子的女娃娃,不要说天石谷,江西九山十八寨的土司哪个家敢讨?……但如果让天石谷第一“女好汉”九小姐继任土司,恐怕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禹鼎镇找“八个牙露”的日本人报仇,这可能比不让大家种大烟更要命,比中传说中的九龙蛊更立竿见影。所以,虽然夫人土司一继任就以雷霆手段禁种大烟,毁了天石谷的“灶王财神”,但总比立刻送了命要强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