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一种猜测
第197章 一种猜测 (第1/2页)许彤有些意外:“模仿犯的模仿犯?”
很显然,之前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想到过还会有这种概念存在。
曹海川稍微顿了顿,解释道:
“我认为,不能仅仅因为两个游戏像,就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模仿犯的作品。
“甚至恰恰相反,我倾向于认为,越是像的游戏,越可能不是同一名模仿犯所为。
“为什么会存在『模仿犯的模仿犯』呢?
“因为到目前为止所有游戏的规则都是公开的,既然全部玩家都能看到,那么隐藏在玩家中的模仿犯当然也能看到。
“『国王审判』拿到S级评价,不仅会成为玩家们研究的对象,必然也会成为模仿犯们学习的重点。
“如果模仿犯比较聪明,可以做到化用内核,达到神似形不似的状态;但如果模仿犯不那么聪明,那么模仿的痕迹就比较重,就可能会出现很多的既视感。
“所以,并不能仅仅因为『像』,就断言是同一个模仿犯的作品。
“就像很多现实中的连环杀人案,会出现很多模仿作案的情况。如果仅仅是因为『像』,就认定是同一名罪犯所为,很多时候会陷入严重的误区。”
众人表情各异,有些人点头,有些人沉默。
但不管怎么说,这番话由曹海川说出来,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汪勇新微微皱眉:“问题来了,假如存在『模仿犯的模仿犯』——现在看来这是大概率事件,但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我们几乎不可能区分出具体哪两个游戏是同一个模仿犯的作品?”
李仁淑也问道:“那曹警官你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认为『生育审判』是『模仿犯的模仿犯』所为呢?”
曹海川解释道:“动机。最终还是要落到模仿犯的动机上,才是最可靠的办法。
“如果两款游戏仅仅是规则上的像,那无非是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这就是原本模仿犯的作品,只不过他偷懒了,套用原本的设计思路,改了改细节又做出来一个新游戏。
“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我们必须考虑到,能做出S级游戏的模仿犯一定是非常聪明、也非常善于隐藏自己的。
“他再做一个雷同的游戏,对自己有什么很大的好处吗?坏处倒是很明显:过于鲜明的设计风格,很有可能让自己更容易暴露,被玩家所针对。
“对模仿犯来说,这是不安全的。每次都设计风格迥异的游戏,才是更好的伪装。
“第二种可能,就是其他模仿犯模仿他的风格,进行了类似的设计。而原本的模仿犯是无力阻止的。
“对于后来的模仿者来说,这种行为百利而无一害:既可以误导玩家,把仇恨推到第一位模仿犯身上;又能够提升自己游戏的竞争力。
“所以,从动机上来说,到底是设计『国王审判』的模仿犯更有动机去制作这样一个类似的游戏呢?还是其他模仿犯更有动机呢?”
众人恍然点头。
这确实是之前没想到的点。
曹海川的这个推论,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预设前提:模仿犯都是会想方设法隐藏自己的。
从目前来看,这个预设前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立的。
那么,那些比较优秀的模仿犯,不论是设计出A级还是S级游戏,肯定都是聪明人,也都会小心地隐藏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