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妙云忧双子,吕氏燃毒焰
第048章 妙云忧双子,吕氏燃毒焰 (第1/2页)奉天殿偏殿内,熏香袅袅,却驱不散那透过天幕渗入骨髓的血腥与金铁之气。未来的燕王妃徐妙云,此刻洪武十三年的徐妙云,端坐于锦墩之上。她微微垂首,目光温柔而复杂地凝视着怀中襁褓。
两个月大的次子朱高煦睡得正酣,小脸粉嫩,呼吸均匀,偶尔无意识地咂咂嘴,全然不知世事纷扰。温暖的襁褓裹着他,隔绝了外界的寒意,也隔绝了天幕之上那金戈铁马的杀伐之音。
然而,隔绝不了母亲的心。
徐妙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那片巨大的、流转着冰冷银辉的天幕。
画面正定格在白沟河畔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未来的次子朱高煦,身披亮银锁子甲,手持丈八点钢槊,胯下骏马如龙!
他如同一道撕裂黑暗的银色闪电,悍然撞入密密麻麻的南军重围!长槊所向,人仰马翻!血雨腥风中,他目标明确,直扑那被瞿能、平安刀锋逼至河堤、命悬一线的父亲——燕王朱棣!
【朱高煦冲阵救父!】
那银甲小将的勇烈、彪悍、一往无前!与怀中这个只会咂嘴酣睡的粉嫩婴儿,形成了天渊之别、时空交错的巨大冲击!
徐妙云的心,被这强烈的对比狠狠揪住。她下意识地收紧手臂,将襁褓抱得更紧些,仿佛这样就能护住怀中这小小的、全然不知未来凶险的骨肉。
视线微转,落在身旁。
长子朱高炽,此时洪武十三年不过六七岁的年纪,正努力挺直他微胖的小身板,端坐在小杌子上。他小脸绷得紧紧的,试图模仿父王在奉天殿上的庄重模样。
然而,那过分白皙的肤色,微微急促的呼吸,以及眼底深处一丝掩藏不住的疲惫与对天幕血腥画面的不适,都清晰地透露出这孩子天生的文弱与不足。
天幕画面适时切换。不再是冲阵救父的朱高煦,而是闪回至数月前,北平城头烽火连天的景象。
未来的世子朱高炽,面色苍白,身躯在宽大的布袍下更显单薄,额角甚至带着未愈的伤痕和虚汗。
他强撑着病体,在箭矢呼啸的城头奔走,或低声安抚惊惶的百姓,或费力地指挥民夫搬运滚木礌石,或仔细核对那少得可怜的粮秣簿册……
他未曾亲临战阵搏杀,却以惊人的韧性和沉稳,在母亲身边,撑起了后方的一片天。
一个银甲长槊,血火中冲锋陷阵,救父于万军!
一个布衣单薄,危城里殚精竭虑,守家于孤悬!
两种截然不同的英姿,透过天幕,无比清晰地烙印在徐妙云眼中,也烙印在她身边这个努力挺直腰板的幼子朱高炽懵懂的心上。
朱高炽看看天幕上那个“未来自己”苍白疲惫却沉稳如山的身影,又看看天幕上银甲如神般的“二弟”,小嘴微微抿起,小手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悄然在这早慧的孩子心底滋生。
“炽儿…煦儿…”
徐妙云心中无声低唤,指尖无意识地、极其轻柔地抚过怀中婴儿朱高煦那细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的脸颊。触感温热,带着新生命的蓬勃。可她的心,却一点点沉入冰冷的深渊。
一个身影温厚仁和,却似风中蒲柳,体弱多病…
一个身影勇烈刚强,恰如出鞘利剑,锐不可当…
这鲜明的对比,这迥异的特质…为何如此熟悉?!
徐妙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两张早已深刻于心的面容:一张是太子朱标,温润如玉,仁厚宽和,却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病气与忧思;另一张,则是自己的丈夫,燕王朱棣,鹰视狼顾,锋芒毕露,仿佛天生为战场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