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平安的不理解
第068章 平安的不理解 (第1/2页)“勿使陛下——落下杀叔之——罪——名——!!!”
天幕上监军官那尖利凄惶、带着哭腔的嘶吼,如同最恶毒的诅咒,穿透时空,狠狠扎进奉天殿女眷区域。
那声音在死寂的殿宇内反复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钢针,刺得太子继妃吕氏浑身剧颤!
她眼前猛地一黑,一股腥甜直冲喉头!脚下踉跄,若非及时死死抓住身旁冰冷的鎏金殿柱,几乎就要当场瘫软在地。
“呃……”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如同受伤母兽般的呜咽从她紧咬的牙关中溢出。吕氏脸色惨白如金纸,胸口剧烈起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咽喉,窒息般的痛苦席卷全身。
杀叔罪名!勿伤朕叔!
建文!朱允炆!她的儿子!她寄予了全部希望、指望其能继承大统、光耀门楣的儿子!
在未来的战场上,在千载难逢可以一举铲除心腹大患燕王朱棣的绝佳时机,竟然……竟然下了一道如此愚蠢、如此懦弱、如此自缚手脚的圣旨!
就因为怕担上“杀叔”的骂名?!
“蠢……蠢材啊!!”吕氏在心中发出无声的、撕心裂肺的咆哮,指甲深深抠进坚硬的木质殿柱,留下几道清晰的划痕!
她仿佛看到了天幕上朱棣那伏在马背上、狼狈逃窜却最终逃出生天的背影,那背影化作巨大的嘲讽,狠狠抽打在她作为母亲、作为未来皇太后所有骄傲和期望的脸上!
湘王朱柏被逼自焚的惨剧刚刚过去不久!那时怎么不怕担上逼死亲叔的罪名?!
到了真刀真枪要取朱棣性命的关键时刻,反而畏首畏尾,投鼠忌器?!
这哪里是仁厚?分明是妇人之仁!是愚蠢透顶!是将江山社稷、将自身的安危置于虚幻的名声之下!
一股巨大的绝望和羞愤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吕氏。
她甚至不敢去看周围那些命妇们投来的、或同情、或讥诮、或怜悯的目光。如果……如果此刻她那个年仅三岁、尚在吃奶的儿子朱允炆就在身边……
吕氏眼中闪过一丝近乎疯狂的绝望,一个可怕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她真想抱起这个未来的“建文皇帝”,一同跳进那冰冷的金水河里!一了百了!
也省得他长大成人后,做出这等令整个大明贻笑万年的蠢事!
--
奉天殿外侍卫班列,位于勋贵武将之后,距离御阶更远,却也将天幕上那荒诞的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平安,这位年仅十七岁的鸾仪卫千户,洪武皇帝与马皇后亲手养大的“家生子”,此刻如同一尊被点燃的火药桶!
他身姿依旧笔挺如枪,但那张年轻英气的脸庞上,却布满了难以置信的愤怒和一种被愚弄的暴怒!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朱棣伏马远遁的背影,又猛地转向那些在南军将领呵斥下、无奈垂弓的士兵,胸膛剧烈起伏,握着绣春刀刀柄的手,骨节捏得咯咯作响!
“他娘的!!”一声压抑到极致的怒骂从平安紧咬的牙缝里迸出,声音不大,却充满了炸裂般的力道,“这……这算怎么回事?!前面济南城头,铁铉放铁闸、射冷箭,恨不得把燕王砸成肉泥!不仅没受罚,还升了官!怎么到了盛庸这里,明明一箭就能解决的事儿,就……就他娘的因为一道狗屁圣旨,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
他猛地扭头,看向站在身旁、同样身着飞鱼服、年纪相仿的另一位义兄弟——旗手卫指挥同知花景(花云之侄,朱元璋养子)。
平安的眼睛瞪得溜圆,充满了不解和憋屈:“花景哥!你说!盛庸是傻了吗?!还是被那道圣旨吓破了胆?!他手里握着几万大军!燕王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就算有那道混账旨意,乱军之中,‘流矢’误伤个把亲王,很难吗?!他盛庸是打仗的还是绣花的?!”
花景相较于平安的暴烈,显得沉稳许多。他嘴角噙着一丝看透世情的无奈和讥诮,轻轻拍了拍平安因愤怒而绷紧的手臂,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过来人的通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