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道衍踪迹2
第071章 道衍踪迹2 (第2/2页)这妖僧,简直就是个行走的灾星!他此刻无比庆幸自己刚才在父皇面前表现得足够茫然无知!若是让父皇知道……他简直不敢想象后果!
与此同时,应天府城南,皇家敕造的天界寺。
寒风卷过宏伟的殿宇飞檐,发出呜咽般的声响。香火的气息弥漫在偌大的寺院中,梵呗声声,香客如织。
在一间位于寺院深处、相对僻静的禅房内。光线透过糊着高丽纸的窗棂,显得有些昏暗。
一身朴素黑色僧衣的姚广孝(道衍),正盘膝坐在蒲团上。他面前没有佛像,只有一方小小的、打磨光滑的石质棋盘,上面零星散落着几枚黑白棋子。他枯瘦的手指捻着一枚黑子,却久久未曾落下。
禅房的窗户开着一道细缝,正好能隐约窥见远处大雄宝殿方向往来的人影,以及天穹之上那刚刚隐去最后一丝金芒的庞然大物。天幕上关于“道衍”的文字,清晰地印在他幽深如古井的眼眸深处。
没有震惊,没有惶恐,甚至没有一丝得意。那张布满皱纹、如同风干树皮的脸上,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仿佛那搅动未来风云的名字,与他全然无关。窗外的香火鼎沸、钟磬悠扬,似乎也与他隔绝在两个世界。
许久,他捻着棋子的手指微微一动,黑子终于落下。
“啪。”
一声轻响,敲在冰冷的石盘上,清脆,却带着一种奇异的、仿佛落子无悔的决绝。那枚刚落的黑子,在从窗缝透入的微光下,反射着一点幽冷的锋芒。他的一半脸庞隐在禅房的阴影里,晦暗不明,如同他此刻深藏的心思。
南京,奉天殿。
朱棣离开后的寂静并未持续太久。
朱元璋依旧靠在软榻上,双目微阖,仿佛在养神。但捻动佛珠的手指,却比之前快了几分,透露出主人内心远非表面那般平静。
“王景弘。”
“奴婢在。”
“去,”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疲惫,却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把僧录司呈上来的,天下名山古刹、高僧大德的名册……尤其是,应天府天界寺,以及各藩王常驻之地往来僧众的详细名录……都给朕拿来!一个都不能漏!”
“是!陛下!”王景弘心头剧震,尤其听到“天界寺”三字时,更是凛然,立刻躬身应命,悄无声息地退下。皇帝这是要把天界寺翻个底朝天啊!
很快,几大册厚重的、散发着墨香和淡淡檀香气的名录被恭敬地捧到了御榻前的小几上。朱元璋睁开眼,浑浊的目光如同鹰隼般落在那些册子上,特别是标着“天界寺”字样的那几本。
他伸出枯瘦却依旧有力的手,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力道,缓缓翻开了天界寺僧众名录的封面。
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寂静的暖阁内格外清晰。昏黄的宫灯下,皇帝苍老而威严的侧影投射在书页上,目光如炬,一行行地、极其缓慢地扫过那些法号、籍贯、度牒信息……
“姚广孝……道衍……”一个无声的名字,在他唇齿间冰冷地碾过。
那翻动书页的手指,带着一种不容错漏的精准和压力,仿佛要将那个隐藏在皇家寺院众多僧侣中的“祸根”,从字里行间生生抠挖出来。
天幕落在奉天殿内的光亮摇曳,将朱元璋的身影拉长,扭曲地映在暖阁华丽的墙壁上,如同一头在黑暗中搜寻猎物的苍老雄狮。
风暴的中心,似乎正聚焦于那座香火鼎盛的皇家寺院——天界寺。而风暴的引信,正是那个胆敢以“白帽”暗示皇位的妖僧!
--
今天的第十一章连更,希望喜欢这本书的读者能给一个公正的评分,至于什么是公正,对我而言,除了五星,其余的都是不公正的,都对不起我今天连更十一章的辛苦。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