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夹河之战:李文忠的赞叹
第074章 夹河之战:李文忠的赞叹 (第1/2页)天幕将夹河之战的惨烈与转折,赤裸裸地展现在洪武十三年的苍穹之下。
画面接续前战,燕军大营内,气氛凝重。大将谭渊战死的阴霾尚未散去,白日强攻盛庸左翼受挫的阴影又笼罩心头。士卒疲惫,诸将脸上难掩焦虑。
画面中,年轻的燕王朱棣虽面露疲惫,眼神却如淬火之刃,扫过帐中诸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穿透力,瞬间点燃了帐内几近熄灭的火焰。“狭路相逢勇者胜!南军亦是血肉之躯,有何惧哉?!明日,再战!”
晨光熹微,两军于昨日血战的夹河平原再次列阵。
燕军旗帜在东北方猎猎作响,盛庸大军则如铜墙铁壁般扼守西南。
鼓声如雷,杀声震天!
画面中,燕军骑兵在朱棣、朱能等悍将率领下,如同数股狂暴的钢铁洪流,轮番冲击着盛庸坚固的防线。
南军则凭借严密的阵型和火器,顽强抵抗。
双方你来我往,战阵犬牙交错,尸骸枕藉,战况陷入胶着,胜负难分。
时间在惨烈的厮杀中流逝,画面快速流转,日头已从东天升至中天,又渐渐西斜。
战斗已持续了三四个时辰,双方士卒皆已力竭,汗水浸透征袍,喘息粗重如牛。
空气仿佛凝固,只剩下兵刃撞击的刺耳声和垂死的哀嚎。
就在这僵持的紧要关头,异变陡生!
只见天幕上,东北方向骤然卷起一股狂飙!飞沙走石,遮天蔽日!
狂暴的东北风裹挟着漫天的黄尘,如同一条咆哮的土龙,直扑西南方向的盛庸军阵!
南军士兵瞬间遭殃!他们正对着狂风袭来的方向,眼睛被沙尘迷得无法睁开,口鼻中灌满尘土,呼吸都变得困难!
更要命的是,那强风卷起的漫天尘埃,完全遮蔽了视线,连近在咫尺的战友都看不清,更遑论分辨敌我、组织有效的防御或反击!整个盛庸军阵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慌!
与南军的狼狈截然相反,背对狂风的燕军,此刻如同神助!强劲的东北风成了他们冲锋的绝佳助力!
朱棣眼中精光爆射,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战机,振臂狂呼:“天助我也!杀!”
“杀!!!”憋屈了一整日的燕军将士,爆发出震天的怒吼!
朱能等大将率领左右两翼精锐骑兵,如同两柄被狂风加速的巨斧,狠狠劈入因风沙而混乱不堪的南军侧翼和后方!
画面在漫天风沙中变得模糊而混乱,只能看到南军旗帜纷纷倒下,士兵如潮水般溃退,自相践踏,死伤枕藉!
盛庸纵使有通天之能,也无法在这天地之威和燕军狂攻下稳住阵脚,只能含恨收拢残兵,狼狈不堪地向德州方向败退。
而正率军赶来欲与盛庸会合的吴杰、平安部,闻此噩耗,也只得灰溜溜地缩回了真定城。
风沙渐息,天幕定格在狼藉的战场和燕军将士高举兵器、迎着残阳欢呼的剪影上。
字幕宣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彻底扭转了战局,燕军凭借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一举击溃强敌,重新夺回了战略主动权!
洪武时空的广场上,一片寂静。对于这场大风,大多数人只是觉得寻常。
毕竟天有不测风云,打仗遇到风沙再正常不过,远不如上次吹断李景隆帅旗那般“神异”。南军倒霉,燕王运气好罢了。只有极少数深谙兵事的老将,眼神微凝,若有所思。
---
奉天殿前勋贵班列中,刚刚“处理”完常茂那场闹剧、带着一身晦气回来的曹国公李文忠,此刻却完全被天幕上燕王朱棣抓住风沙战机、果断出击的一幕吸引了。
他脸上的郁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的、属于沙场宿将的激赏!
“好!好一个燕王殿下!”李文忠忍不住拊掌赞叹,声音洪亮,引得周围勋贵纷纷侧目。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天幕上朱棣乘风挥军的身影,对坐在他身侧、一直沉默观战的魏国公徐达(朱棣岳父)由衷说道:
“魏国公!在下今日,最佩服您这位贤婿的,便是这一点!”
他伸手指向天幕,“临阵机变,学习之快,当真骇人!更难得是这份眼光与决断!您看,名将之资,并非在于每一战都能料敌先机、稳操胜券,那非人力所能及。”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深深的感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或许是对自己那不成器儿子的):
“真正的名将,是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敏锐地抓住那一点稍纵即逝的胜算!哪怕这胜算只有一分,甚至只是老天爷赏脸刮来的一阵风!他就能将这‘一分胜算’,死死攥在手里,不计代价,全力将其打成十分胜局!此等胆魄、眼光与决断,方为克敌制胜之本!殿下……深谙此道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