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藳城之战:景隆洗冤
第076章 藳城之战:景隆洗冤 (第1/2页)天幕将河北藳城郊野的惨烈战局,再次无情地展露在洪武十三年的众目睽睽之下。
昨日薛禄虎口夺生的惊险尚未散去,今日的战鼓已然擂响!
画面中,吴杰、平安重整旗鼓,南军方阵依旧厚重,试图挽回昨日被破阵的颓势。
燕军则在朱棣指挥下,攻势如潮,双方在藳城广袤的原野上再次绞杀在一起,杀声震天,血肉横飞。战况依旧焦灼,胜负难分。
然而,就在这鏖战正酣、双方将士皆已力竭之时,那仿佛成了燕王专属助力的天地异象,再次降临!
只见天幕之上,晴朗的天空骤然昏暗!一股比昨日夹河之风更为狂暴、更为蛮横的飓风,毫无征兆地凭空卷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狂风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呜咽,席卷整个战场!
这风,来得如此猛烈,如此精准!
它如同一条愤怒的土龙,挟裹着毁天灭地的威势,正对着南军阵型的正面,狠狠撞了过去!
刹那间,南军士兵遭遇了灭顶之灾!狂暴的飓风迎面扑来,吹得人睁不开眼,站不稳脚!
沉重的盾牌被吹得东倒西歪,如林的长枪被刮得七零八落!士兵们如同狂风中的落叶,被吹得踉跄跌倒,自相践踏!
整个严整的南军方阵,在这天地之威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的一般,瞬间土崩瓦解!哀嚎声、惊叫声被狂风撕扯得支离破碎!
反观燕军,背对狂风,不仅未受其害,反而如同被注入了神力!朱棣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振臂高呼:“天助我也!杀尽南贼!”
“杀!!!”憋屈了许久的燕军将士,爆发出震天撼地的怒吼!朱能、朱高煦(此时画面特意给了朱高煦一个坚毅眼神的特写)、丘福等大将,率领着如狼似虎的燕军,从四面八方,如同决堤的洪水,狠狠灌入已彻底崩溃的南军阵中!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画面在风沙中变得血腥而模糊,只能看到无数南军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成片倒下!溃败!彻底的溃败!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风沙渐息,天幕定格在尸横遍野、流血漂橹的修罗场。
字幕冰冷地宣告着这场屠杀的结果:六万颗头颅!
南军主力在真定城外几乎被屠戮殆尽!吴杰、平安只带着少数亲兵,如同丧家之犬般仓皇逃回真定城,再也不敢露头!
画面最后,是朱棣驻马于尸山血海之上,仰望苍穹,脸上带着一种劫后余生、又仿佛洞悉天机的复杂神情。
他低沉而坚定的话语,透过天幕,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三场决定性的战役,三次扭转乾坤的“神风”,终于让他也彻底相信了——天命在燕!
---
奉天殿前广场,死寂!绝对的死寂!
片刻之后,如同投入滚烫油锅的冷水,轰然炸开!
所有勋贵、将领,乃至文官,都再也无法保持淡定!
如果说白沟河第一次大风断帅旗,还能勉强归咎于李景隆自己砍断了帅旗“放水”;夹河第二次大风破阵,还能说是南军倒霉;那么这藳城第三次、更为猛烈精准、直接导致六万大军被屠的飓风,还能用“巧合”来解释吗?
曹国公李文忠第一个拍案而起(身前的矮几被他拍得嗡嗡作响)!这位沙场宿将,此刻脸上再无半分儿子“放水”的羞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震撼的明悟和……如释重负的激动!
“看到了吗?!都看到了吗?!”
李文忠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沉冤得雪般的激越,他环顾四周惊疑不定的勋贵同僚,手指用力点着天幕上那尚未散去的狂风和尸山血海。
“一次是意外!两次是巧合!三次!整整三次!都在决定战局的生死关头!都精准地刮向南军!助燕王大胜!这还能是人力所为吗?!这还能是我儿九江(李景隆)放水吗?!”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带着无比的笃定,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此乃——天命在燕王!非战之罪!非人之过啊!”他特意在“非人之过”四字上加重了语气,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那些曾嘲讽他儿子的人。
李文忠这番“天命论”,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又浇了一瓢热油!勋贵们彻底哗然!
“嘶……三风助燕……这……这也太邪乎了!”
“难道真是太祖高皇帝在天有灵,护佑燕王一脉?”
“天命所归……看来这江山,终究是要……”
议论声嗡嗡作响,充满了敬畏和动摇。就连一向桀骜不驯、此前还调侃李景隆是“放水师父”的永昌侯蓝玉,此刻也彻底变了脸色!
蓝玉猛地从座位上弹起,脸上血色尽褪,眼神中充满了极致的惊骇!他失声叫道:“三次大风!次次助燕破敌!难道……难道真是太祖……”他下意识地就要喊出“太祖显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