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藳城之战:奉天殿内外
第077章 藳城之战:奉天殿内外 (第2/2页)这小小的、承载着大明嫡长血脉的孩子,是她此刻心中最深的牵挂和……最后的希望。
她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怀里的朱雄英身上,带着无尽的慈爱与期盼。
然而,在无人察觉的瞬间,那目光会极其短暂、却又极其锐利地掠过暖阁中另一个身影——燕王妃徐氏(徐妙云)。
徐妙云端坐在稍下首的位置,姿态娴静,眉眼低垂。
她既没有因天幕上丈夫的胜利而露出丝毫得意,也没有因殿内压抑的气氛而显得慌乱。
她只是安静地坐着,如同一株风雨中兀自挺立的青竹。
唯有在听到某些关键信息(如朱棣遇险、张玉战死)时,长袖下交叠的双手会微微收紧,泄露出一丝属于妻子的担忧。
马皇后那偶尔掠过的目光,极其复杂。
有审视,有考量,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连她自己都未曾深究的,对另一种可能性的权衡。
这目光虽短,却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心思玲珑的命妇们心中激起了千层涟漪。
坐在徐妙云不远处的晋王继妃谢氏,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后那惊鸿一瞥。
她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窜遍全身。
“皇后娘娘……她……”谢氏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心中翻江倒海,“她看燕王妃的眼神……不一样了!”这个认知让她如坠冰窟。
天幕揭示的未来如此清晰:
太子朱标可能早逝,皇长孙朱雄英也未必能逆天改命。
若他们都不在了……那皇位最大的竞争者是谁?
不是那个被天幕钉在耻辱柱上的废物加疯子朱允炆,还能有谁?!
只能是战功赫赫、天命所归的燕王朱棣!
再看皇后此刻对燕王妃那微妙的态度转变……
谢氏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危机感攫住了她!她想到了天幕上那个晋王府的“未来”——
自己的继子朱济熺,那个只知道躺平、毫无作为的二代晋王!
若未来真是燕王登基,以朱棣的强势和朱济熺的平庸,晋王府会是什么下场?
削藩?圈禁?甚至……她不敢想下去!
“不行!绝对不行!”一个疯狂的念头如同毒藤般在谢氏心中疯长,瞬间压倒了恐惧,“朱济熺是前王妃所生!他无能,凭什么让我和我的儿子跟着一起陪葬?凭什么?!”
她想到了吕氏和朱允炆——一个继妃,一个庶子(虽然后来被扶正,但出身终究差了一层),不也登上了皇位?
虽然结果惨不忍睹,但至少证明,继妃所出的儿子,是有机会继承大位的!
既然朱允炆那个废物都能当皇帝,凭什么自己生的、健康聪慧的儿子朱济熥,就不能取代那个废物朱济熺,成为未来的晋王?!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如同燎原之火,再也无法扑灭!
谢氏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和野心。她不再看癫狂的吕氏,也不再看天幕上的厮杀,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山西晋王府方向。
为了自己和儿子的未来,她必须做点什么!朱济熺……绝不能顺利袭爵!晋王府的未来,必须掌握在她谢氏和她儿子的手中!
至于朱允炆那个失败的例子?谢氏心中冷笑一声,自动将其过滤了。她的儿子,绝不会是那种优柔寡断的废物!她有的是手段!
--
奉天殿外,汉白玉台阶在春日下泛着冷光。感觉殿内气氛实在太压抑的燕王妃徐妙云,最终跟着马皇后这位婆婆请求了一下,就带着长子朱高炽,安静地站在殿前广场边缘的廊柱下。
殿内隐隐传来的吕氏尖利癫狂的哭喊和咒骂,断断续续,如同鬼魅的嘶鸣,飘荡在肃杀的空气中。
朱高炽虽然年幼,却也听得真切。他有些不安地扭动着小身子,仰起小脸,清澈的大眼睛里带着懵懂的疑惑和一丝害怕:“母妃……里面……是太子妃伯娘在哭吗?她为什么那么凶?她在骂谁?”
徐妙云心中一痛。她蹲下身,将儿子轻轻搂进怀里,用温暖的怀抱隔绝了那些污秽不堪的声音。
“炽儿乖,”徐妙云的声音平静柔和,如同山涧清泉,抚平孩子的惶惑,“里面风大,吹迷了贵人的眼睛,有些不舒服罢了。不是什么大事,与我们无关。”
她知道,天幕撕开的未来,正将她的丈夫、她的家庭推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漩涡中心。
但此刻,她能做的,只是守护好怀中的稚子,在这惊涛骇浪降临之前,为他撑起一片小小的、暂时安宁的天空。至于殿内那些投射过来的、或审视、或算计、或嫉妒的目光……暂时都是她所无能为力,也不必再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