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108章 登基前后:一门两国公

第108章 登基前后:一门两国公

第108章 登基前后:一门两国公 (第2/2页)

奉天殿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侍立御阶下,看着天幕上那两座并立的国公府,眼神复杂难明。既惊叹于徐家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滔天富贵,更震撼于朱棣帝王心术的炉火纯青。
  
  魏国公徐达,这位戎马一生、功勋盖世的老帅,此刻却对着御座方向,深深地、郑重地叩下头去!花白的头颅抵在冰冷的金砖上,久久未起。宽厚的肩膀微微颤抖着。
  
  旁人或许以为老帅是感念皇恩浩荡(朱棣最终还是给了徐辉祖一脉体面)。
  
  只有徐达自己心中翻涌着惊涛骇浪般的后怕与庆幸:“辉祖吾儿……你……你终于做对了一件事啊!”
  
  在徐达看来,未来长子徐辉祖那看似刚直倔强、与姐夫朱棣势同水火的举动,哪里是真的“不和”?
  
  分明是以这种自污自囚、近乎悲壮的方式,主动斩断了自己和外甥皇帝(无论朱高炽还是朱高煦)之间可能形成的“外戚强权”联系!
  
  用自己暂时的屈辱,换取了徐氏一门的百年安稳!一门两国公?
  
  一个在魏国公府的徐钦(徐辉祖之子),年纪尚幼;
  
  一个在定国公府的徐景昌(徐增寿之子),同样乳臭未干。
  
  两个小娃娃国公,在永乐朝那如狼似虎的勋贵和文官集团中,能掀起什么风浪?
  
  这分明是最好的结局!是徐辉祖用自己后半生的自由和尊严,为家族换来的、最坚实的护身符!
  
  --
  
  武昌城头,猎猎江风鼓荡着徐允恭(徐辉祖)的袍袖。
  
  他负手而立,遥望着九天之上那决定他命运的天幕。
  
  当看到自己未来被禁锢庄园、郁郁而终,看到儿子徐钦最终承袭魏国公爵位,看到侄子徐景昌另立定国公府……
  
  他脸上紧绷的线条,竟缓缓地、彻底地松弛了下来。长久以来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轰然落地。
  
  一抹释然,甚至带着点轻松的笑意,悄然爬上他的嘴角。
  
  “呵……姐夫……”他对着虚空,对着天幕上那个君临天下的身影,低声自语,仿佛在念一句早已写好的台词,“这出‘忠臣不事二主’的戏……臣,演完了。徐家的路……也铺平了。”
  
  他转过身,看向身旁同样望着天幕、脸色变幻不定的李景隆,语气竟带着一丝难得的调侃:“九江(李景隆字),如何?这修道寻仙的念头,是不是更足了?应天那摊浑水,不去蹚也罢。找个清净山头,拜拜三丰祖师,求个逍遥自在,岂不美哉?”
  
  政治前途?他徐辉祖的未来,天幕早已写定——一个被圈禁的“忠臣”,一个为家族牺牲的“符号”。他认了。
  
  --
  
  与此同时,应天奉天殿内,朱元璋背对着巨大的天幕光影,面朝窗外的宫阙重重。
  
  当那“一门两国公”的画面最终定格,老皇帝紧绷的脊背,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丝。他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了一口积压在胸中许久的浊气。那气息悠长,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外戚干政?
  
  看着天幕上那两个并立却注定幼弱的国公府,朱元璋心中最后一点隐忧,终于烟消云散。
  
  自己的老四(朱棣),手段够狠,心也够细!既全了亲情和功臣体面,又彻底杜绝了后患。
  
  高炽也好,高煦也罢,无论哪个孙子上位,都不用担心母族徐家尾大不掉。至于再往后的子孙……老朱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疲惫与无力。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管得了洪武,管得了建文吗?”他自嘲地低语了一句,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连自己亲手培养的继承人允炆都落得那般下场,这煌煌大明,这朱家的江山,在他看不见的未来洪流中,终究会驶向何方?
  
  他朱元璋,这个开国之君,此刻能做的,竟也只是看着天幕,发出一声无人听见的、苍凉的叹息。
  
  天幕的光芒映照着老皇帝孤峭的背影,也映照着那两顶象征着无上荣宠却也暗藏制衡的国公冠冕。
  
  洪武十三年的风,吹过紫禁城的琉璃瓦,带着一丝历史的尘埃与宿命的余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