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郑和一下西洋1
第120章 郑和一下西洋1 (第1/2页)天幕画面聚焦在中亚腹地,一座金碧辉煌、却弥漫着肃杀之气的巨大营盘。
营盘连绵数十里,如同匍匐的巨兽。无数顶帐篷密密麻麻,各色旗帜猎猎招展。营盘中央,一座纯金打造的巨型王帐尤为醒目。
王帐前,一位身材高大、面容冷峻如岩石、仅剩一只眼睛却闪烁着骇人精光的老者,正骑在一匹神骏的阿拉伯战马上,检阅着下方如同钢铁洪流般的军队!
士兵们肤色各异,盔甲兵器五花八门,却都透着彪悍嗜血的气息,数量之多,几乎望不到边际!
旁白音带着一种后怕的惊叹响起:“看!这便是与大明洪武皇帝几乎同时代崛起的另一颗恐怖巨星——帖木儿!他自称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实则出身突厥化蒙古部落。此人一生征战四十余年,未尝一败!其铁蹄踏碎波斯,征服花剌子模,生擒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将德里苏丹国洗劫一空!其帝国疆域西抵地中海,东至天山,北达咸海,南括波斯湾,庞大无匹!其麾下大军,皆是百战余生的虎狼之师,尤以重装骑兵和战象部队威震天下!”
画面拉近帖木儿那张布满风霜、独眼如鹰隼的脸。
旁白语气转为凝重:“据传,这位征服者晚年已将目光投向了东方!他视大明为最后、最强大的对手。永乐二年,帖木儿已集结起一支号称百万的庞大军团,囤积粮草如山,磨砺刀枪似雪,厉兵秣马,誓要效仿先祖成吉思汗,饮马长江,踏破大明山河!其兵锋所指,正是我大明西北门户!”
天幕下的洪武君臣,无不倒吸一口冷气!朱元璋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锐利,手指下意识地扣紧了龙椅扶手。如此强敌,如此兵势,若真挥师东来,大明将面临立国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然而,画面陡转!金碧辉煌的王帐内,气氛压抑。
年近古稀的帖木儿躺在厚厚的波斯地毯上,面色灰败,气息奄奄。一代枭雄,在远征即将启程的巅峰时刻,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击倒!
旁白带着不可思议的转折:“然,天佑大明!永乐三年初,就在帖木儿大军即将开拔东征之际,这位不可一世的征服者,以69岁高龄,猝然病逝于讹答剌(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其庞大帝国瞬间陷入诸子争位的混乱漩涡,那场蓄谋已久、足以撼动大明国本的远征,就此烟消云散,不了了之!”
帖木儿帝国崩塌的画面尚未消散,天幕场景已如巨鲸跃海,瞬间切换!
震耳欲聋的海浪轰鸣声透过天幕传来!画面豁然开朗,那是大明帝国最南端的海疆——江苏太仓刘家港。旭日东升,霞光万丈,将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染成一片金红!
港内樯橹连云,帆影蔽日!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舰队,正静静停泊在万顷碧波之上!为首的“宝船”,其巨大如山岳般的船体,让洪武十三年的观者无不瞠目结舌!
船楼巍峨如城,九桅巨帆高耸入云,遮天蔽日!船身彩绘着祥云瑞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其后,跟随的“马船”、“粮船”、“水船”、“战船”、“坐船”……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却同样坚固雄壮,密密麻麻排列开来,绵延数十里海面,宛如一座移动的海上长城!
旁白音带着激昂与自豪响起:“虽然历史的天平,已然倒向大明!然而帖木儿死亡的消息由于相隔太远,仍然没有传到大明,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皇家舰队,在此拔锚启航,开始了注定载入史册的伟大远航!统帅此舰队的,是一位名叫郑和的太监!”
画面聚焦到旗舰宝船那高耸的艉楼之上。一位身材魁梧、面庞方正、目光沉稳坚毅的中年宦官,正扶栏远眺,海风吹拂着他帽冠下的发丝。
旁白详细介绍:“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云南昆阳州(今云南晋宁)人。其先祖乃西域布哈拉贵族,元初迁居云南。洪武十五年,太祖皇帝遣大军南征云南,扫平元梁王残余。年仅十一岁的马和被明军所俘,遭受宫刑,后入燕王府为宦官。因其与马皇后同姓,燕王妃亲自为其改名为郑和。因其聪敏机警,胆略过人,深得燕王朱棣信任。靖难之役中,马和随军征战,尤其在郑村坝(今北京东坝)一战中表现出色,立有军功。”
镜头掠过舰队中堆积如山的瓷器、丝绸、茶叶、金银器皿,以及甲板上肃然林立的精锐水师官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