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郑和一下西洋2:活捉陈祖义
第125章 郑和一下西洋2:活捉陈祖义 (第1/2页)九天巨幕下,洪武十三年的时空,被那无垠深蓝上的庞然舰队牵引,驶入风涛诡谲的南洋。
画面切换至一处热带岛屿密布的海域。一座颇具异域风情的港口城邦(麻喏八歇国)映入眼帘。
然而,此刻的港口气氛肃杀!高大的明军宝船如同移动的山峦,黑压压地泊于近海,炮窗半开,森然的炮口隐隐指向陆地。岸上,明军士兵的尸首被草草收敛,血迹未干。
旁白音带着冷冽的威严响起:“永乐三年,郑和船队途经南洋麻喏八歇国。恰逢该国东西二王内讧交战,西王麾下军队不辨敌我,误杀登岸采买补给之明军官兵一百七十余人!”
镜头推近港口简陋的王宫。身着华丽纱笼、头戴金冠的麻喏八歇国西王,此刻面无血色,浑身筛糠般颤抖。
他手捧一个巨大的纯金托盘,上面堆满了璀璨的宝石、洁白的象牙和奇异的香料,在明军将领冰冷目光的注视下,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滚烫的沙滩上!
额头深深触地,口中用生硬的汉话夹杂着土语,发出绝望而卑微的哀告与请罪之声。其身后,一干王公大臣更是匍匐在地,抖若寒蝉。
天幕下的奉天殿广场,勋贵们看得分明。
永昌侯蓝玉抱着膀子,冷笑一声:“嘿,杀我大明儿郎?跪地献宝就完了?这郑太监,倒是好说话!”他语气颇有不忿。
精通水战的德庆侯廖永忠却微微颔首:“蓝侯爷,此乃远洋航行,孤悬万里。郑和此举,非是软弱,实为持重!若因小忿而兴大兵,屠其国,则航路断绝,诸国惊惧,于我宣扬国威、畅通海道之大计有损。西王既已谢罪,严惩首恶,罚其重金,足以立威矣。”
画面中,郑和端坐帅船,面色沉静,挥手接受了西王的谢罪与赔偿,庞大的舰队收起獠牙,继续扬帆。
天幕场景再转,来到一处地形更为复杂、水道密如蛛网的巨大港湾——三佛齐旧港。
此地海盗猖獗,声名狼藉。
旁白音陡然转厉:“旧港巨寇陈祖义,啸聚亡命数千,战船百艘,盘踞此地多年!劫掠商旅,屠戮百姓,阻塞海道,无恶不作!其凶名远播,南洋诸国闻之色变。永乐皇帝震怒,悬赏白银五十万两,黄金万两,取其首级!”
画面中,郑和船队派出使者,持大明旌节,登岸招抚陈祖义。
那陈祖义立于贼巢高台之上,身形魁梧,面有刀疤,眼神狡诈凶戾。他假意恭敬下拜,口称愿降,接受招安。
然而,当夜!月黑风高,海面弥漫浓雾。数十艘首尾尖翘、形制诡异的海盗快船,如同嗜血的鲨鱼,悄无声息地借着潮汐和暗流,直扑郑和舰队中军帅船!贼船上人影幢幢,刀光闪烁,陈祖义立于船头,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狰狞与贪婪!
“贼子敢尔!”奉天殿内外,响起一片怒喝!勋贵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鄱阳湖上陈友谅的诈降偷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天幕上,郑和舰队看似松懈的阵列陡然一变!
无数盏巨大的气死风灯瞬间点亮,将海面照得亮如白昼!早已埋伏在侧翼暗处的明军战船如同离弦之箭,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
更令人瞠目的是,数十艘装满硫磺火油、引火之物的小型火船,被敢死之士驾驶着,如同扑火的飞蛾,借着风势,义无反顾地撞向冲在最前的海盗船队!
“轰!轰!轰!!”
烈焰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海盗的快船在猛火油罐和火药包的轰击下,瞬间化作巨大的火炬!
凄厉的惨嚎声隔着天幕都仿佛能听见!海面成了一片燃烧的炼狱!侥幸未被点燃的海盗船也陷入混乱,被明军高大的战船以泰山压顶之势撞翻、碾压!绣春刀与海盗弯刀激烈碰撞,箭矢如雨!
战斗结束得异常迅速。天幕上浮现触目惊心的数字:杀敌五千余!烧毁敌船十艘!俘获敌船七艘!
画面最终定格:几名明军彪形大汉,如同拖死狗一般,将三个浑身焦黑、被五花大绑捆得结结实实的俘虏拖到郑和座船甲板上。为首一人,正是面如死灰、狼狈不堪的陈祖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