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朱高煦的野心
第129章 朱高煦的野心 (第2/2页)天幕下洪武勋贵们倒吸冷气。私蓄甲兵三千!就在天子脚下!这朱高煦的胆子,比秦王李世民当年在长安时也不遑多让了!一场新的骨肉相残,似乎已在所难免。
天幕之上继续解说:朱高煦的算盘打得响,论打仗,他自认甩开大哥朱高炽十条街!治国?那是弱项,但只要天下再起烽烟,他就有机会重掌兵权,立下不世之功,到时候……储位还不是囊中之物?
仿佛是命运听到了他的“呼唤”,天幕画面骤然转至北疆!烽火狼烟,蔽日而起!一行刺目的血字浮现:“永乐七年,淇国公丘福率军北征鞑靼本雅失里!”
画面中,须发皆张、战意昂扬的丘福,正对着麾下将领慷慨陈词,手指北方莽原:“探马报知,虏酋本雅失里就在前方!此乃天赐良机!当年蓝玉大将军,便是以精骑突进,直捣捕鱼儿海,擒获北元伪帝,立下不世奇功!今日,便是我丘福效法前贤,建此殊勋之时!轻骑随我,追!”
说罢,竟不顾副将劝阻,亲率一千精锐骑兵,脱离主力大军,如离弦之箭般冲向看似溃逃的鞑靼队伍!
“糊涂!!”洪武朝奉天殿外,一直冷眼旁观的蓝玉猛地一拍大腿,厉声嗤笑,“我老蓝捕鱼儿海那一仗,是靠着对漠北地理了如指掌,是靠着数万大军步步为营挤压其空间,最后才敢以精兵突袭!他丘福算什么?带着千把人就敢学老子千里奔袭?连敌情都没摸透!这是找死!画虎不成反类犬!”
话音未落,天幕画面已印证了蓝玉的断言!丘福所率精骑一头扎进了一处看似平缓、实则四面环坡的绝地!
刹那间,伏兵四起,箭如飞蝗!鞑靼骑兵如同黑色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将这一千明军精锐死死围住!喊杀声、惨叫声、兵刃撞击声震天动地!
丘福身陷重围,左冲右突,浑身浴血,最终被乱刀砍倒!同行的数位侯爷、将领,亦无一生还!画面最终定格在尸横遍野的荒原,一面残破的“淇国公丘”帅旗,被鞑靼骑兵肆意践踏!
++
奉天殿内,徐达一直沉浸在女儿徐皇后早逝的悲痛中,老泪纵横。此刻,天幕上丘福惨败的血腥画面,以及蓝玉那声毫不留情的嗤笑,却如同一盆冷水,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他抬起袖子,用力抹去脸上的泪痕,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因未来丧女而几乎被击垮的脊梁,重新挺直了几分。
是啊,永乐五年……那是将近三十年后的事情了!那时候,自己这把老骨头,恐怕早已化为尘土。为三十年后的哀伤而肝肠寸断,岂不可笑?眼前的现实,是这煌煌大明的未来国运!
他看着天幕上溃败的明军,眉头紧锁,转向身旁同样面色凝重的朱元璋,声音低沉却清晰:“陛下,老臣观此一战……四殿下(朱棣)固然是帅才,能征善战。可他手下这些人……”
徐达摇了摇头,带着一代军神对后辈将领的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丘福,勇则勇矣,却是有勇无谋,刚愎自用。朱能、张辅……或可称良将,然皆非能独当一面、运筹帷幄之帅才侍卫!较之陛下麾下……”
他没有说下去,但目光扫过殿内李文忠、蓝玉等人,意思不言而喻。洪武朝猛将如云,帅才辈出,而永乐朝,似乎只有皇帝本人能撑起大局。
朱元璋深陷的眼窝里寒光闪烁,缓缓颔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声音带着一丝沉重与预见:
“天德(徐达字)所言极是。老四能打,可他手底下,缺能替他镇住一方、统御全局的大帅!看这架势……”
朱皇帝望向天幕上北方那片广袤而危机四伏的疆域,语气斩钉截铁,“将来对付那些杀不尽的蒙古鞑子,怕是要他这个皇帝,自己提着刀,一次又一次地亲征塞外了!”
一股新的、对帝国未来边防的深深忧虑,笼罩在两位开国君臣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