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149章 二征漠北6:父子打擂

第149章 二征漠北6:父子打擂

第149章 二征漠北6:父子打擂 (第1/2页)

永乐十二年那个滴水成冰的寒冬。画面一分为二,左右映照,如同两柄沉重的鼓槌,同时狠狠擂在永乐皇帝朱棣的心口,发出沉闷而令人窒息的回响。
  
  左擂:南京,太子府的愁云惨雾。
  
  画面聚焦在略显空旷的东宫正殿。
  
  太子朱高炽那三百斤的庞大身躯,此刻却像一座被抽空了底座的肉山,颓然地陷在宽大的座椅里,几乎要将那紫檀木的骨架压垮。
  
  他面前堆积的奏疏,比他的人还要高出一截,几乎将他淹没。每一份奏疏都像是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坐立不安。
  
  户部侍郎,一个干瘦的老头,此刻正佝偻着腰,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几乎要哭出来:“殿下!应天、苏松、杭嘉湖……各处府库的存粮簿册都在这了!空印?不,殿下,连空印都没得盖了!是真真正正的空仓!老鼠进去都得含着眼泪出来!”
  
  朱高炽费力地抬起沉重的眼皮,额头上全是细密的冷汗,他艰难地喘着气,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要耗尽全身力气:
  
  “孤……孤知道了。父皇……父皇北征,乃是国朝大计……孤……孤……”
  
  他颤抖着手,拿起一份奏疏,上面是他亲笔所书,字迹因心力交瘁而显得虚浮无力:“……已令内承运库,清点宫中金银器皿、绸缎宝玩……凡非礼制所定、祭祀所需……尽数……尽数发卖!所得银钱,悉数……悉数充作军饷转运……”
  
  他顿了顿,巨大的疲惫和压力让他声音都带上了哽咽:“再……再拟一道令!命应天府及南直隶各州县……今岁……今岁秋粮未入仓者,提前征缴!官吏俸禄……暂……暂发半数!告诉……告诉百姓们,孤……孤朱高炽,对不住他们!待……待北疆大捷,父皇凯旋……孤……孤砸锅卖铁,也……也定当加倍补偿!”
  
  话音未落,他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头重重地往后一仰,靠在椅背上,胸膛剧烈起伏,脸色灰败。他身边的内侍慌忙上前,用浸了冷水的帕子替他擦拭额头的冷汗。愁云,如同实质般笼罩着整个太子府,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右擂:南京,汉王府的雷霆怒火。
  
  画面陡然切换,色调瞬间变得阴沉而暴戾。
  
  汉王府的暖阁,金猊吐香,一派富贵奢靡。汉王朱高煦,一身墨色暗金纹的亲王常服,衬得他高大健硕的身躯愈发气势迫人。他并未坐着,而是像一头被激怒的困兽,在铺着厚厚波斯地毯的厅堂中央烦躁地踱步。
  
  刚从北京护送母亲梓宫归来的心腹将领,单膝跪地,大气不敢出,小心翼翼地复述着北京的安排:“……王爷,陛下……陛下已令皇太孙殿下(朱瞻基)再次留守北京,户部夏原吉辅政,总理粮饷……”
  
  “砰——!”
  
  一声巨响!朱高煦猛地抓起手边一只价值连城的羊脂白玉酒爵,狠狠掼在地上!玉屑四溅,琼浆淋漓,染污了名贵的地毯!他额角青筋暴起,双目赤红,如同燃着两团鬼火!
  
  “留守!又是留守!他朱瞻基算个什么东西?!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本王在靖难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时候,他还在他娘怀里吃奶!”
  
  他猛地转身,指着北方,声音如同受伤的猛虎在咆哮,震得暖阁嗡嗡作响,“老头子眼里就只有那个小崽子!本王呢?本王的功劳呢?本王的世子瞻壑呢?!”
  
  他几步冲到那跪着的将领面前,巨大的阴影将对方完全笼罩,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本王鞍前马后,执掌最精锐的三千营、神机营!流的血汗比他朱瞻基喝的水都多!现在倒好,老头子把那个小崽子捧到天上坐镇北京,本王的儿子,堂堂汉王世子,就只配在南京这软玉温香里当个废物点心?!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他胸膛剧烈起伏,猛地一挥手,如同斩断一切:“去!给老头子回话!”他嘴角咧开一个近乎狰狞的弧度,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赤裸裸的威胁与决绝,“这北征,本王不奉诏了!让他带着他的好圣孙,自个儿领着那点可怜的兵马,去漠北啃沙子吧!本王倒要看看,没了我这个老二,他这仗怎么打!”
  
  天幕旁白音适时切入,冰冷如霜,带着一丝残酷的戏谑:
  
  “一面,是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穷尽心力,榨干骨髓,甚至不惜自毁根基,只为支撑父亲远征的钱粮命脉,沉重的压力几乎将他那肥胖多病的身躯压垮。另一面,是汉王朱高煦因世子去留问题,悍然以拒征相要挟,将私欲置于国事之上,父子亲情在权力的砝码前轻如鸿毛。”
  
  “永乐皇帝朱棣,这位刚刚在漠北草原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马上天子’,此刻却被自己的血脉至亲,在帝国的钱袋与家庭的算盘之间,死死钉在了无形的擂台上,承受着双面重锤的无情擂打!出征在即的肃杀,被这父子兄弟间的冰冷博弈,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
  
  天幕光影流转,朔风仿佛透过画面,带来了永乐十二年二月的凛冽。北京城肃杀的城门缓缓开启,龙纛高扬,甲胄如林。在庞大军队即将开拔的沉重氛围中,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皇太孙朱瞻基,年仅十五岁。
  
  他并未像寻常宗室少年般躲在华盖车驾中,而是挺直脊梁,跨坐在一匹神骏的黑色战马上。
  
  一身特制的明光铠覆盖着他尚未完全长成的身躯,甲叶在清晨的寒光中闪烁着冷硬的银辉。头盔下的面容犹带稚气,但那双眼睛,却沉静如深潭,锐利如鹰隼,直视着前方无垠的漠北。
  
  他沉默地控着马缰,立于祖父永乐皇帝朱棣、叔叔汉王朱高煦的龙纛之侧,小小的身影在铁血洪流中,竟透出一股不容忽视的砥柱之气。
  
  天幕仿佛读懂了奉天殿内洪武皇帝朱元璋探究的目光,适时切入几段闪回,如同为这位少年太孙的登场,写下最震撼的注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