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189章 李景隆旧事再提

第189章 李景隆旧事再提

第189章 李景隆旧事再提 (第1/2页)

天幕流转,映出洪熙元年七月的北京紫禁城。
  
  仁宗朱高炽新丧的气息尚未散尽,新帝朱瞻基已身着龙袍,端坐于御座之上。年轻的皇帝眉宇间带着初掌大权的锐气,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画面切换至山东乐安州,汉王府邸。
  
  朱高煦一身亲王常服,却掩不住眉宇间的阴鸷与躁动。他伏案疾书,笔锋时而凌厉,时而斟酌。
  
  数份奏章很快写好,内容皆是请求朝廷施行某些看似“利国安民”之策——减免乐安州部分赋税、疏浚境内某条河道、允许藩王卫队协助剿灭境内流寇……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
  
  奏章快马送入京师,直达御前。
  
  天幕镜头聚焦于年轻的宣德皇帝朱瞻基。他展开汉王的奏章,目光扫过,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放下奏章,对侍立一旁的阁臣杨士奇、杨荣等人,用一种轻松中带着洞悉的口吻说道:
  
  “永乐年间,皇祖(朱棣)常在朕父(朱高炽)与朕面前提起这位汉王叔。”
  
  朱瞻基的声音透过天幕传来,清晰入耳,“皇祖言道:‘此子心性未定,常有异志,宜深防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奏章,“然父皇仁厚,待其甚笃,恩赏不断。如今汉王叔所奏,若果出至诚,则昔日之异心已革除,朝廷自当嘉纳,顺从其请。”
  
  言罢,朱瞻基提笔,在奏章上批了鲜红的“准”字。并命有司立即执行,更亲笔写了一封措辞温和、带着嘉许与期许的回信,快马送往乐安。
  
  “皇祖早有言,此叔终怀异!”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响在洪武十三年!
  
  尤其是燕王府凉亭下的燕王朱棣,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天幕上的“皇祖”朱棣,竟如此评价自己的儿子朱高煦!
  
  而更让他心惊的是,自己未来这个孙儿朱瞻基,年纪轻轻,心机竟如此深沉!他明知朱高煦有异心,却故意准其所请,还写信安抚……这分明是欲擒故纵!是在学郑庄公啊!
  
  乐安州汉王府,朱高煦接到了宣德皇帝的回信和“准奏”的批复。看着那言辞恳切、充满“信任”的信笺,朱高煦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狞笑。
  
  “小皇帝……终究是嫩了点!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他将信纸狠狠拍在案上,眼中凶光毕露,“看来那夜追杀他之事,他并未察觉,或者……不敢深究!”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心腹将领低吼道:“传令!加紧准备!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机会……快来了!”
  
  --
  
  时间飞逝,天幕流转至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
  
  金陵城(此时南京为留都),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屋宇倾颓,烟尘四起,百姓惊慌失措,朝廷震动。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迅速传遍四方。
  
  乐安州,汉王府内。朱高煦接到南京地震的急报,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天助我也!”他猛地一拍桌案,霍然起身,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狰狞与野心!“传檄天下!”
  
  很快,一份措辞激烈、充满了“大义凛然”的檄文从乐安发出,传檄四方:
  
  “我太祖高皇帝,定制垂宪,法度森严!然自仁宗以来,奸佞当道,败坏朝纲!竟敢违背洪武、永乐旧制,滥赐文臣诰敕封赠,耗费国帑!更有甚者,竟于南京大修南巡殿宇,穷奢极欲,劳民伤财!此皆奸臣夏原吉等蛊惑圣听,蒙蔽天子所致!今南京地动,此乃上天示警!本王高煦,受封太祖血脉,不忍见祖宗基业毁于奸佞之手!特举义旗,清君侧!诛夏原吉等奸佞,以正朝纲!以谢天下!”
  
  “清君侧”!
  
  这个曾经被朱棣用来起兵靖难、搅动天下的旗号,此刻竟被他的次子朱高煦,原封不动地拾起,矛头直指自己的亲侄子——宣德皇帝朱瞻基!
  
  檄文所到之处,天下哗然!
  
  --
  
  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前,更是死寂一片。所有人都被这极具讽刺意味的一幕惊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