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191章 宣德评高煦旧景重现

第191章 宣德评高煦旧景重现

第191章 宣德评高煦旧景重现 (第2/2页)

“咱看出来了!宣德这孩子,把高煦那点心思,算得透透的!高煦勇则勇矣,然无大略,更失人和!此局,宣德赢定了!咱放心了!”
  
  朱元璋话音甫落,勋贵班列中,魏国公徐达沉稳的声音随即响起,带着沙场老帅的洞明:
  
  “陛下圣明。汉王(朱高煦)之败,非止于宣德陛下洞悉其心,更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皆失!”
  
  徐达的目光扫过天幕上乐安城那模糊的轮廓,分析道:
  
  “靖难之时,燕王(指建文元年的朱棣)虽起于北平一隅,然其时元末战乱初平,北地军民久经沙场,民心思定亦思变;燕王以‘清君侧’为名,尚有几分大义可恃;更兼北平乃其经营多年之根本,民心可用,将士效死!”
  
  他话锋一转,直指要害:
  
  “反观今日乐安!弹丸之地,无险可据,更无雄厚根基!高煦暴虐,未得人心。臣观天幕所示,其为了参加第三次、第四次出征漠北,为聚敛军资,竟在乐安横征暴敛,强加三成粮税!此乃竭泽而渔,自绝于民!”
  
  徐达的声音带着冷冽的断言:
  
  “如此倒行逆施,乐安百姓对其早已恨之入骨!只待王师合围,不需强攻,城内军民恐将自缚高煦以献!焉能指望其同仇敌忾,为其守城死战?此乃取死之道!”
  
  “魏国公所言极是!”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等一干老将纷纷颔首赞同。
  
  “民心尽失,纵有万夫不当之勇,亦为独夫!”
  
  “乐安非北平,高煦亦非其父!此战,毫无悬念!”
  
  老帅们的共识,为这场尚未发生的平叛,定下了无可逆转的败局基调。
  
  --
  
  天幕的光芒,同样穿透应天府燕王府,将宣德帝那自信断言和乐安城的影像,投射在略显幽暗的凉亭内。
  
  年仅二十一岁的燕王朱棣,一身常服,眉头紧锁,负手立于窗前。他身旁,燕王妃徐妙云怀抱一个裹在锦绣襁褓中的婴儿,正是刚刚出生两个月的次子朱高煦。
  
  徐妙云秀美的脸庞上满是忧色,看着天幕上那未来注定要走上谋逆绝路的“次子”,又低头看看怀中这粉嫩懵懂、正咂着小嘴的亲生骨肉,心如刀绞。
  
  “王爷……”徐妙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将怀中的襁褓抱得更紧,仿佛怕被天幕夺走,“高煦他……我们的煦儿……将来真的会……?”后面的话,她不敢说出口。
  
  朱棣缓缓转过身,目光复杂地落在妻子怀中那小小的婴孩脸上。那稚嫩无害的模样,与天幕上那个凶悍谋逆的“汉王”形象,形成了残酷而荒诞的对比。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深沉的悲哀涌上心头。
  
  他伸出手,指尖带着微微的凉意,极其轻柔地碰了碰婴儿温热细嫩的脸颊。婴儿似乎有所感觉,小嘴蠕动了一下,发出细微的哼唧声。
  
  朱棣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从喉咙里挤出沙哑而沉重的声音,既是对妻子的安慰,更是对自己内心煎熬的抚平:
  
  “妙云……莫怕。”他凝视着幼子纯净无垢的眼睛,声音低得如同耳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此世,有你我严加管教,断不会让他再行差踏错!”
  
  “若……若真有那一日,天意弄人……”朱棣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一个父亲在命运巨轮前的无奈与祈求:
  
  “只盼他……能看清时势,莫要顽抗……”
  
  他俯下身,嘴唇几乎贴在婴儿细软的胎发上,吐出那句重逾千斤、饱含血泪的期盼:
  
  “儿啊……记住……若见你侄儿(宣德)大军……束手……则生!”
  
  束手则生!这四字,是父亲对未来儿子最卑微的求生指引,也是他对那个亲手教导出来的英明孙儿——宣德皇帝,最后的一丝信任与托付。
  
  徐妙云将脸轻轻贴在幼子的襁褓上,泪水无声地滑落,洇湿了华贵的锦缎。她紧紧抱着这真实的、温热的生命,仿佛要对抗那冰冷天幕预示的宿命。
  
  窗外的天幕依旧流转,宣德帝的龙旗猎猎,而燕王府内,只有一片令人窒息的、为稚子未知命运而生的沉痛与祈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