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215章 同样命硬的徐达

第215章 同样命硬的徐达

第215章 同样命硬的徐达 (第1/2页)

天幕流转,土木堡的血腥硝烟尚未散尽,画面已倏然切至数百里外的北京城。
  
  时间,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六日。败报如同最恶毒的瘟疫,一夜之间席卷了这座帝国的心脏。
  
  恐慌如同无形的巨手,死死扼住了每一个人的咽喉。往日熙攘的街道此刻行人寥寥,面色惶惶。
  
  富户们紧闭大门,指挥着家丁仆役将一箱箱细软金银悄悄装上骡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辘辘声,在死寂的清晨格外刺耳,那是财富逃离危城的仓皇脚步。
  
  更有消息灵通的官员,已悄悄遣了心腹,带着年幼的子女,混在商队之中,朝着南京的方向仓皇而去——那座太祖龙兴的旧都,似乎成了唯一的避风港。
  
  八月十七日,朝阳初升,却驱不散笼罩在紫禁城上空的沉沉阴霾。
  
  北京奉天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第一次临朝听政的孙太后,脸色苍白,强自镇定地端坐在珠帘之后,手指却紧紧绞着帕子。
  
  监国的郕王朱祁钰,这位年轻的亲王,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忧虑和沉重,坐在御座之下的王座上。
  
  更令人心头发凉的是殿中文武。
  
  放眼望去,身着象征最高品阶的绯红、紫色官袍的重臣,稀稀拉拉,竟十不存一!往日里冠盖云集、争相奏对的盛况荡然无存。空旷的大殿,如同被狂风暴雨摧残后的花园,只剩下几株残枝败柳在瑟瑟发抖。
  
  土木堡一役,不仅葬送了大明最精锐的京营主力,更几乎将帝国的决策中枢——六部尚书、侍郎,勋贵统帅——连根拔起!
  
  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和绝望中,一个声音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带着一种不合时宜的“洞察”响起。
  
  翰林院侍讲徐有贞(此时原名徐珵,但天幕直接标注其日后改名),他整了整衣冠,出班奏对,声音带着文人的抑扬顿挫,却字字诛心:
  
  “启禀太后,郕王殿下!臣夜观天象,荧惑(火星)入南斗,主大凶!帝星晦暗不明,紫气南移!此乃天意示警,京师已为凶险绝地!为江山社稷计,为保全帝脉,当效仿宋室南渡故事,速速迁都南京,以避瓦剌锋芒!待重整山河,再图北返不迟!”
  
  “南迁”二字一出,如同在滚油里滴入冷水,死寂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徐侍讲所言极是!京师空虚,瓦剌铁蹄旦夕可至,留此无异于坐以待毙!”一些早已被恐惧攫住心神、或本就与南方利益攸关的官员,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出言附和。
  
  “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南京有长江天险,六朝故都,足可凭恃!”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请太后、郕王速速定夺!”
  
  南迁之议,竟在绝望的氛围中迅速发酵,赢得了一片附和之声。
  
  洪武时空,应天府奉天殿内。
  
  “放屁!放他娘的狗臭屁!”一声炸雷般的怒吼骤然响起,震得殿梁嗡嗡作响。蓝玉须发戟张,怒目圆睁,仿佛那徐有贞就站在他面前,恨不得冲进天幕将其生吞活剥。
  
  “仗还没打,就想夹着尾巴跑?还他娘的天象?老子打了一辈子仗,刀把子砍出来的道理:跑得越快,死得越惨!这帮酸儒,骨头都是软的!”他气得胸膛起伏,唾沫星子都喷了出来。
  
  耿炳文也是眉头紧锁,脸色铁青:“未战先怯,动摇国本!此议若成,人心尽丧,这大明半壁江山,怕真要拱手让人了!”他经历过守城恶战,深知士气一旦垮掉,神仙难救。
  
  朱棣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拳头捏得咯咯作响。迁都?把他耗尽心血、视为毕生功业之一的北京城拱手让给瓦剌蛮子?这比杀了他还难受!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些主张南迁的官员,眼神冰冷。
  
  朱元璋面沉似水,一言不发,但那紧抿的嘴唇和微微眯起的眼睛,显示着他内心的滔天怒意。南迁?他老朱提着脑袋打下来的江山,岂容如此糟践!
  
  就在南迁之声甚嚣尘上,孙太后与郕王朱祁钰面露犹疑、几乎要被这“大势”裹挟之时,一个身影猛地从文臣队列中踏出!
  
  他身着正三品的绯红官袍(兵部左侍郎),身形并不魁梧,甚至有些清瘦,但这一步踏出,却带着一股渊渟岳峙般的沉凝气势,瞬间压住了满殿的喧嚣嘈杂。
  
  正是兵部左侍郎于谦!
  
  “荒谬!”于谦的声音并不特别洪亮,却清晰、冷峻、斩钉截铁,如同金石交击,瞬间撕裂了所有嘈杂。“徐侍讲之言,乃亡国之论!”
  
  他目光如电,扫过那些主张南迁的同僚,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京师是什么?是我大明国都!是列祖列宗陵寝所在!是社稷宗庙根基之地!岂能轻言放弃?若弃京师而南迁,则九边将士军心尽失,北地百姓尽丧敌手!此举与北宋南渡何异?靖康之耻,殷鉴不远!今日南迁一步,便是将半壁河山、亿万黎民拱手送与瓦剌!此议,非但误国,更是祸国!言南迁者,当斩!”
  
  “当斩”二字,如同惊雷炸响,震得整个朝堂鸦雀无声!那份决绝,那份置生死于度外的凛然正气,让所有人心头剧震。
  
  洪武奉天殿内,文臣队列中发出一片低低的惊呼和赞叹。
  
  “壮哉!此真国士也!”一位老翰林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影子,“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直言敢谏……此人风骨,颇有寇莱公(寇准)澶渊督师之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