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丫丫急了!
第十一章丫丫急了! (第2/2页)讲太监制度要讲皇帝制度,讲皇帝要讲大一统,而大一统还能追溯到周礼,从礼仪开始凝聚的共同意识,环环相扣。
随便一个点切入,就有可能窥到后面的制度,后面的文明痕迹。
如大一统最初的秦朝,秦朝的时候就能统计县里人口,参军入伍,前线的士兵可以寄信寄战利品给家里,家里也可以往前线寄衣服。
这样的物流能力,现代很多国家都做不到。
生活在一个文明国家,受此浸染,很难完全割裂。
尝试割裂,就带来了痛苦。
哪怕是伪装,也挑战自己的认知常识。
但凡不靠赤石能活着,或者不是养成了这个习惯,都受不了啊!
沈善登做好了记录,以后弄个纪录片可以表示自己没有赤石,但......
图什么!
为了入个行,牺牲这么大,收益没有多少,他又不是真信了,实在撑不住。
想过会臭,但没想过臭到这种程度。
完全出乎预料。
沈善登的计划必须要变了。
又一天收工。
沈善登决定大改拍摄计划,周奇峰很是惊讶:“师兄这样一来,内在主题有很大改变,恐怕要重新备案。”
重新备案一般是情节发生巨大变化,一是核心情节转折点变化,比如悲剧改团圆结局;二是涉及敏感元素新增,比如临时加入犯罪细节;三是主要人物命运或关系重构,比如配角突然变成卧底。
确实需要重新备案,沈善登道:“所以,给你个新任务,去备个案。”
“结局没有变动,陈默做了假皇帝还是死了,只是不再是被什么西征的大帝杀死,而是像景隆帝一样,莫名其妙的死了。”
“我会和老师打个招呼,要是有人问,就说摊子铺的太大,掌握不了,要做删减。”
剧情流程没有太多改变,只是尽可能缩短最后一个篇章,而且他是新人导演,能成片已经谢天谢地。
导演是大后期职业,一般来说要从短片,再到中长片,慢慢的驾驭长片。
至于进入院线,可以码到明星演员,已经是导演中的佼佼者,最上层的存在。
沈善登名气不小,以他的名字,独立小成本不大可能赔,却没人愿意投?
因为怕他连电影都拍不出来!
如果沈善登找一个业务熟练的制片人或者副导演,至少能保成片,虽然以常理来算,大概率还是烂,但至少有个成片。
沈善登有着很强的控制欲,不希望有人干涉自己。
所以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笑话。
导演看似是个艺术职业,其实是管理职业。
管理是门大学问,三个人一条龙,三十个人一条虫,三百个人公司直接散了的情况并不少见。
沈善登作为新手导演,剧情变动属于正常。
而且沈善登变动方向是往爽剧变化,再加上北电影响力,问题更不大。
校友在不少电影、文化部门都有身影,已经拿了拍摄许可,只要不闹出恶劣影响,只是走个过场。
电影拍摄计划出现变化,大量剧情删减,过去的剧情要进行填充,沈善登开始熬夜编剧本。
剧组更为忙碌。
往往沈善登夜里写完第二天的剧本,制片助理、场记要连夜进行拍摄拆解,演员也要现背台词。
沈善登把每天伙食加到了40块,几天来一顿好的,让大家保持士气。
拍摄变动之下,佟丽丫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