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年代文里的炮灰路人甲(15)
第92章 年代文里的炮灰路人甲(15) (第2/2页)女子监狱里的人一开始对她并无恶意,还想着教她、帮她一下,同是天涯沦落人嘛。但是她们很快就发现,这是个不知感恩、得寸进尺的人。
你帮了她一点,她就想让你帮更多。而且,她会将你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就好像把人都当成了她的奴仆,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好像别人都欠她的。
有个年轻女同志不小心碰到了她,她竟然抬手就想扇人家耳光。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帮她了。
但是,活不干是不行的。
宋珍珍被关了几回禁闭、饿了几次肚子、被罚在太阳底下晒了几回,终于老实了。
而且,不管她再如何装可怜,再也没有人同情她。因为大家知道了她是为什么进来的。总有人是消息灵通的。
监狱里是有自己的鄙视链的。像宋珍珍这样的恶女,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本来嘛,女子生活不易,进监狱的人,很多都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反抗,才会杀了人、伤了人,也有的是犯了其他的罪名,但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悲伤底色,即便是再怎么恶,心底也还是保留了一部分柔软。至少不会针对不相干的、不认识的、无辜的人下手。
只有宋珍珍,是无缘无故的作恶,她根本就没有心。
一想到她就是靠着这张漂亮的脸蛋,给其他无辜的女同志带去很多痛苦和伤害,大家就对她特别厌恶。
宋珍珍被孤立了。
没有刻意针对,只是不理她而已。
陈康宁看着宋珍珍磕磕绊绊,一边哭一边纺线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一下。
在剧情里,宋珍珍也差点成了一个纺织工人。
上山下乡的号召是1968年12月22日发出来的。
那时候有的地方搞一刀切,适龄孩子都要去。并不是一家只去一个就行,或者一家留一个。不是的,只要没有工作,适龄的统统都要去。
宋小梅是符合下乡条件的,她知道父母一定不会为她考虑,所以,她抱着侥幸心理,走遍大街小巷去找工作,还真让她找到了。纺织二厂放出几个招工名额,招收纺织工。宋小梅当场报考,通过了考试。
回到家以后,挨了父母一顿打,因为宋珍珍在哭,她也不想到乡下去,就让父母帮她想办法。那段时间形势紧张,接班这种事都不允许,会被视为逃避上山下乡行为,要被拉出去批判的。
宋母打骂宋小梅:“你不在家里陪着珍珍,跑出去干什么?”
得知宋小梅出去找工作,宋母打的更狠了。“你自己跑出去找工作不带着珍珍,你是成心想要让她下乡吗?”
得知她找到了工作,宋母依旧打她,“把你的工作让给珍珍。”
宋小梅不愿意,被父母联合暴打一顿,最后也还是不得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