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朱超石
032朱超石 (第2/2页)但朱超石也没想过要依附刘义真。
他跟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的情况不同。
朱超石不在长安,抗击胡夏也不是他的责任,不需要他与刘义真戮力同心,也不必担心因此被打上刘义真党羽的标签。
他写信给朱龄石,只是暗中提醒兄长,不要因为刘义符如今是世子,便急着向他效忠。
以刘义符、刘义真兄弟二人的表现对比来看,只怕将来会有易储风波。
夺嫡历来是赢家通吃,而失败的一方,则会被打落深渊。
轻则赋闲,从此不受重用,重则有性命之危。
朱家兄弟不是王镇恶、檀道济,这两个人是真的没有选择的余地。
王镇恶要想保命,必须成为刘义真的党羽,支持他上位。
檀道济给刘义符当了许多年的司马,在世人眼中,他就是刘义符的头马,与刘义符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当然,这里的世人并不包括刘义真。
而朱家兄弟完全可以中立,不站刘义符,也不站刘义真,只站刘裕。
刘裕临终指定谁,他们就支持谁。
这样做,或许会让他们在刘义真心中的地位不如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在刘义符心中的地位不如檀道济,但胜在安全,能够高枕无忧地见证权力过渡。
朱超石打发走了信使,回到内卧,美妾早已经重新点亮了烛火。
此前他是担忧刘义真的安危,无心美色。
如今知道了前线大捷,朱超石依然提不起兴致。
他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疑问:如果刘义符知晓刘义真的表现,是否会痛改前非。
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到刘宋王朝的未来,也关系到很多人的前程。
.....
朱超石的疑问,恰恰也是刘义真最担心的一点。
原时空中,无非是刘义符、刘义真兄弟二人比烂,既然刘义真没比刘义符好到哪里去,刘裕自然也就不可能废长立幼。
由于没有人能真正威胁到刘义符的太子之位,他当然不知收敛。
如今的情况又不同了,就算刘义符再怎么迟钝,没有察觉到刘义真对他的威胁,可刘义符的身边也不全是傻子、瞎子,肯定会有人提醒他。
刘义符会不会听劝,这一点,刘义真并不清楚。
因为在帅帐里宴饮到很晚,刘义真今夜宿在段宏的军营,他暗暗想道:‘如果刘裕不愿易储,我也只能走玄武门继承法了。’
李二干得,我刘二就干不得?
至于坐等刘义符被废黜,这从来不在刘义真的计划中。
因为不可控的风险太大,也许还没等到刘义符被废,自己就被他害了。
至于玄武门继承法导致唐朝屡屡发生政变,这不是刘义真要考虑的。
他深信,只有自己当上皇帝,才能最快的终结这个乱世,不必再让百姓苦等一百六十多年。
再说了,唐朝发生那么多政变,始终不还是唐太宗的儿孙坐在皇位上。
必须明确一点,大唐可不是亡于政变。
这皇位,如果刘裕不给,他刘二自取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