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军议(二)
045军议(二) (第2/2页)王修不能反驳,他一个长史,不通军事,就算坚持反对也没有说服力,只得以目示意王镇恶,希望对方能够出言劝阻。
王镇恶于是问道:“敢问府主,夏虏来了多少人马?”
他刚从刘回堡回来,不知道最新的情报。
刘义真回答道:“七万步骑。”
王镇恶闻言笑道:“区区七万人而已,如今我军士气高昂,又有何惧!纵使渭北豪强临阵退缩,不敢举事,我等亦能败之!”
毕竟晋军也有六万五千将士,哪怕渭北豪强坐观成败,晋夏双方的会战兵力也相差无几。
诚然,晋军之中存在飞骑军这样的新兵,但七万夏军也不可能全部都是精锐。
“说得好!”刘义真站起身道:“我意已决,明日起,遣人在寡妇渡搭设浮桥,三日后,北渡渭水。”
如今渭水高涨,适合搭设浮桥的地方不多,寡妇渡便是其中之一。
说罢,刘义真看向王镇恶:“王司马,刘回堡三万将士能否赶上?”
王镇恶正色道:“必定如期而至!”
刘义真又扫过沈田子、傅弘之、段宏:“三位可愿随我北上?”
沈田子、傅弘之此前反对过河,是认为据河坚守的胜算更大,但在听了刘义真的作战计划后,其实已经动心,至于段宏,他一言不发纯粹是因为出身异族,行事低调。
如今被刘义真问起,三人声若洪钟:“下吏誓死追随!”
刘义真微笑着点点头,又看向王修,说道:“此战,还需王长史留守长安。”
王修见事已至此,只能无奈答应:“下吏遵令。”
杜骥眼看刘义真没有给自己安排任务,于是主动请缨:“启禀府主,下吏久居关中,交游广阔,愿先往渭北,游说豪强。”
刘义真心中一喜,嘴上却道:“杜别驾不必以身犯险,只需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晓以大义即可。”
但杜骥并不觉得此行会有危险,他是去见渭北旧友,又不是见赫连勃勃。
“当日府主尚且以身作饵,下吏又怎会贪生怕死,还请府主成全!”
面对杜骥的坚持,刘义真面露犹豫之色,直到王修出言劝说:“杜别驾忠心难得,府主,不如就准他北上,联络渭北豪强。”
刘义真这才松口答应:“罢了,就依杜别驾所请。”
杜骥激动道:“下吏领命!”
夜色渐深,众人相继离开桂阳公府。
正门外,王镇恶率先辞行:“诸位,王某先走一步,三日后再会!”
时间紧迫,他还得搭乘马车,星夜兼程赶回刘回堡。
众人纷纷与他道别,就连沈田子也道了一句再会。
他们俩的关系目前缓和了许多。
毕竟有了共同的目标,所以暂时放下了成见。
当然,也只是暂时而已,真等刘义真坐稳了世子之位,二人恐怕还有一番争斗。
(感谢辰月盈曦献出的500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