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院试2
第63章 院试2 (第2/2页)杨夫子便被困在农家小院里,对着刚砍的竹竿叹气。
他已向村里的妇人买了根绣花针,掰弯了做成鱼钩,准备去附近的河边钓鱼,如今是去不成了。
……
贡院里,弥封官将卷子糊名后送给同考官批改。
此次大雨,不少卷子被打湿,这等卷子同考官会直接丢弃到桌下,此为落卷。
不过短短几个时辰,同考官脚边已经堆满了脏污卷子。
至于那些卷面整洁的卷子,同考官会读一遍,将好卷子呈送到主考官面前。
何若水连着看了十几份卷子,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卷子堆砌辞藻,立意等却是一塌糊涂,一看就是为了迎合他的喜好而做。
殊不知就因他擅用美词,便更看不得这些人糟蹋好词。
何若水在看完一份乱七八糟的卷子后,毫不犹豫落了卷。
东阳府的士子文采比江南士子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此地文风实在差得远。
他看了几十份考卷,竟就没一份能入他的眼。
如此学问的考生送去乡试,岂不是让他何若水名声扫地?
这般想着,他看卷子时越发严苛。
又看了数十份答卷后,他终于眼前一亮。
在一众辞藻华丽的文章中,一篇质朴的文章便显得极特别。
何若水见之心喜,又细细读了两遍,竟有一股清新之感。
这考生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极有气节。
丝毫不迎合他,实在有文人的风骨。
何若水着人将此考生其他的答卷都找出来,越看双眼越亮,竟一拍桌子,惊呼:“难得!”
镇江省竟还有如此有气节的考生,单单从文章来看,假以时日,大梁文坛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这种欣喜在看到试帖诗时烟消云散。
何若水特意找弥封官来问过,没有弄错,这试帖诗确实和那几篇文章是同一人所写。
何若水不禁冷笑起来。
好一个有“风骨”的士子。
好一个士子的“脊梁”。
他竟险些被骗了。
此人不过是投机取巧之辈,竟还堂而皇之地在试帖诗里恭维他。
这诗一旦传出去,他何若水该被人如何议论?选吹捧他的士子为案首?
他一辈子的清誉怕是都要毁在此人身上了。
何若水当即将此人的文章放到一旁。
今日此人的文章连前十都不能进。
他何若水就要教这些士子,钻营小道之人是走不远的!
他就不信,几千名士子里就没有比这几篇文章更好之人。
待到何若水将所有士子的卷子看完,坐着半晌沉默不语。
心中挣扎良久,终于还是冷着脸将那吹捧他的人文章找了出来。
此文当得上院试案首。
再看那试帖诗,何若水心中又觉得膈应,想放下,又舍不得此人的文章。
实在可恨!
何若水几乎是咬牙切齿,将此人的文章点了案首。
若是此人的文章无法得案首,他与那些为大家族子弟大开方便之门的官吏有何区别?
如此毫无风骨的士子竟是案首,实在是士林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