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晚唐:从负债不良人开始 > 第十五章 诗词之争

第十五章 诗词之争

第十五章 诗词之争 (第1/2页)

宁真只知道唐诗宋词一说,刚才面临窘境,从唐诗里剽窃已不可行。一急之下,便想起用宋词凑数。
  
  反正唐人也没见过宋人写的词。
  
  他又不是诗词爱好者,能记得的词只有两首。一首是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另一首便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无他,这两首实在是太有名了。
  
  宁真眨巴着眼睛看看小乙,小乙也眨巴着眼睛看看他。
  
  “人家芸儿姑娘喜欢,管他诗还是词呢?艺术,应当不拘一格!像《诗经》,人家都还是四个字的呢,何必非得拘泥于五言七言!”
  
  宁真向张公子翻了个白眼。
  
  “说得好!好一个不拘一格!”
  
  一个年约三旬,唇上留着短髭的黄袍男子鼓着双掌,挤了进来。
  
  宁真认得,正是刚才围拢在自己和小乙一旁的人之一。他的名帖还在自己怀里,隐约记得姓王。
  
  该男子微笑向四方拱手,“在下洛阳王一夫,斗胆说下个人见解。不通之处,就当贻笑大方。”
  
  “词最早源于隋,是配合宫廷燕乐的唱词。初时,为民间勾栏小曲。到玄宗朝,始有诗人尝试填词。比如本朝诗仙李白,作《菩萨蛮》《忆秦娥》《蜀道难》,诗混词,词混诗,为诗词之滥觞。”
  
  “其后,又有白居易《忆江南》、刘禹锡《竹枝词》,更是将词推成独立格体。再到近代,温庭筠、韦庄开花间词派,成一代宗师。”
  
  “这些都是本朝享誉百代的大诗人,他们所作,诗焉?词焉?”
  
  旁边众人听得频频点头。
  
  宁真暗自感激王一夫的救场,冲他竖起大拇指,继而拱手,“王兄渊博,小弟佩服!”
  
  王姓男子见宁真对自己有印象,心下欢喜,继续道:“我辈读书人,皓首穷经,作诗填词,坏就坏在拘泥窠臼,不知变通,成了寻章摘句老雕虫。”
  
  “王兄说的是。”
  
  旁边一个中年文士,问庵兄,也深以为然。
  
  这位“问庵兄”显然颇有名望,连他都点头认可了,在场好多人都纷纷附和。
  
  宁真挑衅似的看向张公子,“这位公子以为然否?”
  
  “否。”
  
  张公子冷声道:“规矩就是规矩。无论斗诗也好,博戏也罢,都得在框架之内。譬如考官出题,人家出的题是赋税策论,你非要答诗词文章。岂不离题万里?若是这样也能胜出,那公平何在?这赛诗,又有何意义?”
  
  场中顿时一片哑然。
  
  张公子的奴仆好友都纷纷给他撑腰,连刘文远也嗤笑着说“连起码规矩都不讲,他们早知道就不来了。”
  
  这二人居然站到了同一个战壕里。
  
  这时,又有几个人挤了过来,纷纷为宁真说话。
  
  就是刚才和王一夫观看宁真背诵小乙誊录的那几个。
  
  这个说,“诗词本非泾渭分明,浑然一体,若是死扣诗词区别,便落了下乘。”
  
  那个说,“诗词同根,绝非张公子举例的赋税策论和诗词文章那般风马牛不相及。”
  
  还有的说,“连诗仙都作词,我等又算什么,有甚资格将其分开。”
  
  ……
  
  一时间,两方人又争吵不下。
  
  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姚文庆又站了起来,懒散地摆手,“各位,各位,莫要争了。今晚诗会本就是个乐子,又不是科考会试。芸儿姑娘评判已出,我们就遵从她的意思吧,莫要唐突佳人。”
  
  “这位公子气度不凡。”宁真冲姚文庆竖起大拇指。
  
  “这位小哥机智过人,有时间好好聚聚。”姚文庆笑道。
  
  “不胜荣幸。”宁真拱手,微笑。
  
  张公子脸上挂着冰霜似的,“姚兄,你是帮哪头的?”
  
  “我?帮里不帮亲。规矩是芸儿姑娘定的,他喜欢谁就是谁。”姚文庆不软不硬道,眸子里已闪现了厌恶之色。仰头又道:“你说是不,鸣翠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