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皇子逼宫!皇帝!你若有胆量,就把大唐血脉子嗣杀绝了!
第11章 皇子逼宫!皇帝!你若有胆量,就把大唐血脉子嗣杀绝了! (第1/2页)“皇爷爷!寿王妃入宫为妃,已是有违人伦!若再立为皇后,国法何在?天理何在?我李氏颜面何存?!”
李倓的话,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李隆基的脸上。
如果说李璘的反对是冰冷的刀,那么李倓的质问就是灼热的火。
“你……你们……”
李隆基的身子晃了晃,一阵阵眩晕袭来。
一个,两个……
他最宠爱的,最有才华的儿孙,竟然……
竟然联合起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责他的不是!
这还没完。
“儿臣,支持太子。”
一个略显孱弱的声音响起,是盛王李琦。
他脸色苍白,身体有些羸弱,但此刻,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走了出来,站在了两位兄长的身后。
紧接着。
“儿臣支持!”
“儿臣附议!”
“请父皇三思!”
一个接一个的皇子,从朝班的各个角落,沉默而坚定地走了出来。
“笃。”
鄂王李瑶走了出来。
“儿臣支持太子!”
“笃。”
光王李琚走了出来。
“儿臣附议!”
“笃!”
“笃!”
“笃!”
一个,两个,三个……
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连串的脚步声在大殿中响起。
一位又一位穿着各色亲王、郡王朝服的皇子,从文武百官的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们有的人神情激愤,有的人面带悲戚,有的人眼神坚定,但无一例外,他们都选择了在这一刻,站在自己的兄长身后。
他们一字排开,在李亨的身后,在李璘的身侧,形成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由李唐皇室血脉组成的屏障!
“支持兄长!”
“请父皇收回成命!”
“杨氏,绝不可为后!”
一声声呐喊,汇聚成洪流,冲击着整个太极殿,冲击着每一个人的耳膜,更冲击着龙椅上那个男人的心脏!
整个朝堂,彻底失声了。
杨国忠和他那群党羽,此刻已经面如死灰,双腿发软,要瘫倒在地。
他们可以骂太子,可以构陷太子,可以叫嚣着要诛杀太子。
但是现在,站出来的,是十几个皇子!
是大唐所有的成年皇子!
他们要怎么骂?
说这些皇子全都被奸人蒙蔽了?
说他们全都大逆不道,其心可诛?
那岂不是说,圣人满堂的儿子,全都是逆子?
这天下,还是他李家的天下吗?!
一直稳坐钓鱼台,作壁上观的右相李林甫,此刻也终于变了脸色。
他那双如同古井般深邃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惊骇的神色。
他算计了一辈子,玩弄权术于股掌之间,将满朝文武都视为棋子。
但他从未算到,也根本不敢去想,会出现眼前这一幕。
皇子逼宫!
这不再是臣子与皇帝的博弈,这是儿子们对父亲的集体反抗!
这是李唐皇室内部,最激烈,最直接的撕裂!
这股由皇子们自发形成的力量,已经超出了任何一个臣子的权势范围。
别说是他李林甫和杨国忠,就算是把左右相绑在一起,在这股力量面前,也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
整个太极殿,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那些原本低着头的官员,此刻都悄悄抬起了眼,用一种混杂着恐惧、震惊和难以言喻的兴奋的目光,看着眼前这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幕。
天,要变了。
龙椅上,李隆基的怒火,在看到一个个儿子走出来后,反而诡异地平息了下去。
他不再咆哮,不再颤抖。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丹陛之下,那一张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
那是他的儿子们。
是他李隆基的血脉。
可现在,他们却像一群讨债的恶鬼,联合起来,要将他这个父亲,钉死在耻辱柱上。
他的目光,从李亨的脸上扫过,从李倓刚毅的脸上扫过,从其他儿子或坚定或畏惧的脸上扫过……
最后,他的目光,还是落在了太子的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