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熵痕:终末静默 > 第三章:蛰伏蜀中

第三章:蛰伏蜀中

第三章:蛰伏蜀中 (第2/2页)

他来到一个摊位前。铁皮搭建的棚子下,案板上整齐排着半扇新鲜的生猪。浓重的生肉气息混合着一点漂白水的味道扑面而来。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男人,系着沾满油污的围裙,正利落地挥舞砍刀,将一大块后臀尖剁成小段,刀锋剁在厚实木砧板上的“咚!咚!”声,短促、沉闷、富有节奏,震得人耳膜微微发麻。鲜红的肉块在刀下断裂,断面露出大理石般的肌理和浅色的脂肪。王飞翔停在几步之外,面无表情地注视着那块被分割的猪肉。血水顺着案板的沟槽缓缓流淌,滴落进下方的塑料盆里。案板上放着一块条状里脊肉,呈现出一种极其新鲜的、近乎发亮的桃红色。
  
  这种颜色。
  
  他眼角的肌肉似乎微微抽动了一下,极其细微,几乎不可察觉。
  
  瞬间的地底:那刚刚吞噬了吴大伟的暗红色粘液洪流如同沸腾的血池,新吞入的生命在其内部翻滚、分解,仿佛整个管道都在发出无声的饱嗝。暗红的、粘稠的、蠕动的巨大阴影就在沉重的合金闸门后面,缓慢搏动,如同巨大到难以想象的心脏……
  
  王飞翔的眼神有一刹那的冰冷冻结,仿佛眼前的鲜肉摊位被无形的暗红粘稠物质覆盖。
  
  “老板,肉多少一斤?”旁边一个大妈的声音把他瞬间拉了回来。
  
  摊主咧嘴一笑:“精五花,二十七!今天新鲜刚到的,看这肉头!”他熟练地拈起一小块碎肉扔进电子秤旁的塑料袋里过秤。
  
  王飞翔的目光迅速从摊位挪开,推车的手自然地向后移动了一点距离,仿佛只是避开拥挤人群。他推车向前,转向生鲜蔬菜区。挑选一盒洗净装盒的香菇时,他似乎只是随意地将购物车掉了个方向,视线透过人流缝隙,在那个肉摊前停留了不到一秒,确认没有任何视线正投向他。
  
  那个瞬间,是训练有素的警戒目光,冰冷地扫过。
  
  推车转入米面油调料区域。他拿了两瓶最常见的褐色瓶装酿造酱油和一瓶醋。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几个常见牌子的食用油,有大桶促销装也有小瓶高端特级压榨。王飞翔的目光扫过那些印刷精美、试图强调产地和高档的标签,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只拿取符合“基础生活采购清单”的物品。生活就是由这些重复的、日常的消耗品构成。
  
  手机在裤袋里极轻微地震动了一下。他自然地拿出来看了一眼,是推送的无聊娱乐新闻通知。界面干净,没有任何特殊App图标,背景是最普通的蓝天白云壁纸。
  
  屏幕熄灭的瞬间,他的眼神恢复了之前的“疲惫社畜”模式。推着满满当当的购物车,汇入收银区长长的人流中。
  
  不远处的街对面二楼,一间连锁快餐店的落地玻璃窗后。裴凡生独自坐在一张靠窗的角落位置。面前的塑料桌上摆着一份还没动的套餐:一碗紫菜蛋花汤飘着几丝蛋花,一小碗白米饭,一份主菜是颜色深重的木耳肉片和一碟看起来蔫蔫的清炒时蔬。他握着筷子,并没有吃,目光透过面前那方巨大的玻璃窗投向窗外喧嚣的望海街。熙熙攘攘的人流和闪烁的霓虹在他眼中流动,像隔着厚厚的、无法打破的毛玻璃。
  
  他的思绪并不在这里。视网膜的底片上,清晰地浮现出那几份报告的核心图示:深井底部传感器上那个短暂到只有5毫秒的超高频、超常规能量尖峰脉冲谱;还有那片岩石样本痕量分析图谱上,那个高耸得反常、几乎刺破常规本底的钚-244同位素衰变子系特征峰。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划着复杂的虚拟公式——空间曲率波动的非线性衰减项、特定频率的能量子耦合几率函数……它们在脑中纠缠碰撞,试图解释那个在地球上根本不该存在的“幽灵震源”。谁有能力精准制造它?谁又有能力跨越遥远距离、避开所有探测,将一个如此巨大、如此危险的生化聚合体精准地“丢”进那深埋地下、位置极其特殊的地心钻探坑?那深坑的位置如同命运刻意安排的……食堂?目的呢?仅仅是破坏华夏的深地项目星火?还是有更黑暗,更吞噬一切的胃口?
  
  背后隔了两桌的位置传来几个学生略带兴奋的争论声,主题是关于一部正在热映的科幻大片里的超光速飞船设定是否合理。裴凡生的嘴角极其轻微地牵扯了一下,露出一个几乎算不上微笑的表情。冰冷刺骨的现实远比扭曲的幻象更加离奇。空投?用他们能理解的“科幻”语言来描述那发生在地底的事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那个操作传送的存在,其目的恐怕深不可测。
  
  裴凡生端起那碗微凉的紫菜蛋汤,喝了一小口。味精和盐分过量的汤水划过喉咙,带来一种人造的、刺激性的鲜味。窗外的霓虹光斑在他镜片上变幻跳跃。
  
  夜色渐浓,将蜀州笼罩。城区的灯火像被打翻的星辰海洋,无边无际,一直蔓延到远方模糊的山际线处。
  
  蓝湾苑17A的主控区域此时被刻意调整为低照度状态。只有几处必要的设备指示灯发出微弱、难以察觉的红、绿光芒。空调持续运转的细微嘶嘶声,几台服务器主散热风扇在低负载状态下稳定旋转发出的低沉嗡鸣,是这静谧空间里的主要声响。
  
  裴凡生坐在监控显示阵列前其中一把人体工学座椅上,身体微微前倾。前方四个大小不一的显示屏亮着。一个屏幕上铺陈着复杂而色彩单调的地质构造图,局部细节被不断放大、缩小。他一只手在轨迹球鼠标上缓慢移动,另一只手偶尔在标准键盘上敲入一个参数或指令。看似是在专注研究那些代表古老断层或特殊矿层的地质结构线,像是在筛选深井钻探(即“星火”项目)位点的深层科学依据。但如果有人凑近细看那被层层嵌套的地质图层——那些被“零识”平台特殊加密插件隐藏了原始关键坐标的地层力学模型——其核心覆盖区域,恰好是以蜀中基地深井点位为圆心的一个庞大三维构造域。
  
  他眼前晃动着大学食堂晚餐窗口里那深色的、油亮的红烧肉块,那颜色又诡异地与深井底部监测屏幕上代表“旧食”核心区域的那个巨大暗红轮廓重叠。胃里涌起一阵细微的不适。他强行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屏幕前那份内部通讯简报的文字上:“…北极总部监控站反馈:EDC-079‘旧食’核心母体信号持续稳定,波动率维持历史低位(Sigma≤0.05)。‘铁幕’结构应力报告显示,压力承受峰值显著低于设计极限(21.3%)。附属隔离区监测点记录显示:暂无活体接触冲击痕迹,外部能量屏障无突破反应,外围残留生物质分解活动趋近检测阈值之下…”
  
  稳定。安全。冰冷的文字描述着绝对的沉寂。
  
  太安静了。
  
  这安静本身在经历了一切的他们耳中,犹如一种危险的鸣响。那个在地心深处无声搏动的巨大“旧食”聚合体,像一个被骤然剥夺了食物来源的怪物,正在积蓄着什么?或者,那传送它至此的幕后之手,对当前这静默的僵持是否感到满意?
  
  另一个屏幕上,来自大学系统的接入许可流程终于跳转到了最后一步。裴凡生的身份被授予了生物研究院下属公共分子实验室的C级基础使用权限。他很快操作调出了一份设备预约日志,其中一栏显示着设备管理员安排的日程:明天上午十点半,七楼“光锐”多光源荧光活细胞成像系统有校准维护空档,可使用一小时。一份基础使用培训文档的链接附着在旁边。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预约被确认。
  
  这是融入的必要部分。一个“地质微生物学”教授,理所应当会使用那些能观察极端微生物形态的设备。
  
  “线路A的盲点已用红外补位弥补。”王飞翔的声音打破了裴凡生背后的沉寂。他已沐浴过,换上了干净的深灰色棉质运动背心和同色的宽松运动短裤。但他没有躺下休息,只是调低了主灯亮度。他坐在监控墙另一侧靠墙的一张行军床上——那里原本可能是个小型休息区——正专注地调试着一台接入监控中心的加固式军用掌上终端(外观与高端三防手机类似)。
  
  另一个屏幕上,多个分格画面实时显示着公寓楼内的各个关键点位:空荡荡的电梯厢、灯火通明的17楼走廊(无人)、消防楼梯间幽暗的绿色应急灯、地下车库入口处的车辆识别栏抬落、楼下小区大门口人行刷卡通道的人流。王飞翔目光扫过这些画面,又在他面前的加固终端屏幕上来回移动。屏幕上是一些线条复杂不断变化的曲线图,代表着各种物理传感器(震动、红外、电磁场)在公寓周边的活动记录基线。
  
  “信号***在过道电井箱里加了隐蔽节点。覆盖区域能干扰未授权设备。目前本楼宇电子环境监控正常。”王飞翔按灭加固终端屏幕,将它放在旁边的床头小桌上。桌面除了这个终端,只有一瓶未开盖的水和一个插着充电线的普通品牌无线耳机充电盒。
  
  他拿起桌边那把折叠椅旁地面放着的一件物品。那是一件深灰色、版型标准但面料手感格外厚重的速干连帽运动外套。外表平平无奇,除了几处经过特殊压胶处理的缝线。他手腕轻巧地一抖,外套被展开。内衬在灯光下显露出一块块分布规律的、极其细密的暗色蜂窝状结构编织层。他捏起衣领边缘的标签,上面简单缝着一块不起眼的白色布标,仅标注着面料成分,无任何品牌logo:“特种高强聚酰胺纤维混纺——阻燃改性”
  
  这是他从武器保险柜里拿出来的几件特殊物品之一。王飞翔的手指划过内衬的防护层,接着检查袖口的魔术贴是否牢靠。然后他的动作转向了旁边同样看似普通的黑色运动长裤。翻起裤脚内侧,膝盖位置的内层并非寻常面料,而是同样质地坚韧、具备一定防割缓冲能力的复合衬垫材料。他逐一检查腿部几处不起眼的暗袋拉链开合是否顺畅,这些暗袋被设计得极其隐秘,紧贴裤腿内侧缝合线,空间勉强能容纳几张薄卡片或者最薄款的手机。最后,他仔细检查了运动裤腰际内侧同样经过特殊压胶和加固处理的弹力织带边缘是否平整无开线,那下面衬了一层极其轻薄、具备特定分子结构的高张力弹力橡胶纤维层。他动作流畅地套上长裤,将裤脚塞进一双普通的无品牌标识黑色中帮战术靴(外形仿制知名户外品牌但无商标)的靴筒里。系紧鞋带。
  
  没有穿那件外套,他只是随手拿起桌上那副普通的无线耳机戴上,调开一个音乐播放App的界面(播放列表里是几首风格各异但都属流行范畴的乐曲),手指在空气中随意敲击着节拍。看起来就像一个在睡前需要一点音乐放松的普通年轻人。
  
  然而他的目光,在耳机的掩盖下,再次落回到监控墙上,准确地定格在左上角一个不大的分屏上。
  
  那个分屏画面似乎经过特殊处理,分辨率较低,雪花噪点较多。背景是无尽的、浓重如墨的夜色。画面中心,是一座巨大、沉默、轮廓极其粗犷雄浑的混凝土建筑。建筑前侧,一扇巨大的、材质不明但表面在微光中泛着冰冷金属光泽的厚重垂直闸门占据了小半个画面。这是从数公里外一处隐秘制高点上,通过固定方向长焦镜头捕捉的蜀中基地“铁幕”闸门外部远距离夜视画面。闸门表面光滑完整,看不到任何撞击、凹陷或试图突破的痕迹。它就像神话中封存着泰坦巨兽的墓碑,死寂地矗立在荒野的山壁之下。
  
  闸门表面的观测窗口从外部看一片死寂的纯黑。
  
  仿佛什么都没有。
  
  如同那深达地下两千米的深渊里,只剩一片永恒的、被强大能量屏障锁死的寂静。
  
  裴凡生此刻也缓缓转过身。他面前的屏幕上地质图已经被关闭,显露出“零识”平台简洁的操作界面。他刚刚完成了EDC北极总部关于“铁幕”收容稳定性的每日确认反馈。目光同样被那个远程、低清晰度、却散发着沉重压迫感的闸门监控画面所吸引。窗外城市的万家灯火在幕墙玻璃上形成细碎的、遥远的光点倒影,模糊地叠印在那扇绝对隔绝的闸门影像之上。
  
  公寓内部的监控设备依然忠诚运作着,细小的指示灯如同黑暗中悬浮的萤火虫。除了设备运转的低沉嗡鸣,房间里只剩下两人几乎不可闻的呼吸声。空气似乎因为这扇跨越空间距离投射而来的、代表着绝对隔绝与未知的闸门影像而凝滞、压缩。
  
  这死寂,是安全的证明,还是更大风暴来临前刻意维持的假象?那个被精准投递于此的“旧食”,它的沉默只是暂时的消化休憩,还是某种更庞大阴谋中令人不安的蓄力?屏幕的微光映着两人的侧脸,平静之下的暗涌,比“铁幕”外的黑暗更沉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