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情绪为何 > 第7章:意识思维篇

第7章:意识思维篇

第7章:意识思维篇 (第1/2页)

生存期望,这法子失败了。
  
  但是我可以确定情绪系统的表层生理构架就是如前文所说的那样。
  
  至于为什么会失败,那只能表明思维是无法全权决定生存期望的。
  
  影响生存期望的,除了思维肯定还有别的东西。
  
  我怀疑意识就是决定生存期望的最后一个因素。
  
  思维,意识在我的分析里是两个东西。
  
  意识,是超高速(瞬间)扫描数据的能力,它的生理功能是,在繁杂的数据中找到重要的数据,并给其标记,使得思维能够定位这些重要数据。
  
  思维是慢速深度处理数据的能力。它能够分析所有数据,但是分析面很窄,只能在同一时间分析一个事物。在所有数据中,其中的重要数据有不可抗拒,自带吸引性的优先处理权限。
  
  在下这两个定义之前,我们回顾下,思维意识运作的过程。
  
  我们身体的眼睛,耳朵,鼻子,皮肤,温度感受器等等感观,各自通过其功能接收外部数据,这些数据汇入大脑,需要大脑分析这些数据。
  
  身体各个机制的功能,其实不能单一的来看,要联合其他的机制,从生存角度来看。
  
  一个生命体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它需要具备几个能力。
  
  第一个,探查自身身体状态和外界信息的能力。这部分就是眼睛,耳朵,鼻子等这些器官。
  
  第二个,接收以及分析生存数据,得出生存处境以及应对之法的能力。这个就是大脑。
  
  第三个,驱动生命体自身,去解决当前生存处境的能力。
  
  很显然,思维意识,就是这里的第二个步骤。
  
  有人可能对我的这三个步骤划分,以及分析方法不认同,这里我稍微做下讲解。
  
  这里我所分析的是驱动生命的其中一个机制,并不包括肌肉骨骼构造,以及气,血养分输送或者消化系统。
  
  生命课题里面最重要的是底层驱动生命的原理,而非驱动身体运动的骨架肌肉的结构,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底层驱动生命的原理,运用它,就可以驱动任何形式的肉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物种。
  
  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分析方式,有人会疑惑,我为什么要这么来分析,这跟进化好像不太相似。请注意,即便是进化,那也是从无到有的。所以一定存在着一套底层驱动生命的机制。
  
  这一套机制,非常之复杂,甚至超过人脑所能理解的程度,但是在我们的理解程度内,还是可以将其慢慢剖析。
  
  回归正题,思维,意识,是驱动生命的第二环,是用来分析接收到的生存数据,进而得出当下生存处境,以及思考其应对之法的。
  
  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思维意识都是分析数据的能力,为什么,要在生理功能上将它分开,为什么不能由大脑一次性完成所有的分析,实现所有的功能?
  
  我觉得是为了降低能耗。如果将思维意识的功能统一,由大脑对所有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有些数据还需要进行深度分析。那么大脑是怎么知道哪些数据需要深度分析?
  
  显然是只有进行深度分析之后,才能知道。但是如果大脑对所有的数据都进行深度分析,这消耗的能量必然十分巨大,即便是最聪明的人类大脑,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分析负担。
  
  所以必然要想出一个节省能量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将分析生存数据的功能分为两个单位,一个就是意识,对所有数据进行粗略的分析,标记出其中的重要数据,再由思维对重要的数据完成深度的分析。
  
  停顿一下,大家思考一下看看是不是我所说的这样。
  
  大脑的分析能力分化为两个单位,一个意识,一个思维。意识是粗略分析所有的生存数据,然后将其中需要深度分析的重要数据标记出来。思维是深度分析那些重要数据的。
  
  很明显,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意识是如何标记那些重要数据的,思维又是如何被那些重要数据吸引,自动的去分析那些重要数据?
  
  我觉得那就是情绪。意识在粗略分析所有生存数据时,可能已经得出了当前生存处境的结果,借由这个生存处境随之产生情绪。
  
  也就是说情绪并不只是当前处境的表现形式,更是需要深度分析的生存数据的标记方法。
  
  当然有些需要深度分析的生存数据,并不能产生强烈的喜怒哀愁的情绪,比如白纸上的一个黑点,或者黑白画中的一朵彩花,但是那种眼前一亮,或者鲜明脱出的感觉不就是情绪吗?即便没有那么强烈,但也正是这感觉让你注意到了这一条重要数据。
  
  停顿一下,也让我好整理下思绪。
  
  刚才说了,情绪除了是生存处境的表现形式,其实也是重要数据的标记方法。
  
  很显然,在意识分析生存数据的过程中,情绪就已经诞生了,根本就没有等到思维的过程。
  
  生存处境在意识阶段就已经分析出来了!情绪随之诞生。
  
  那么既然意识可以分析生存处境,那么意识应当非常强大,它处理数据的能力搞不好比思维还要强,它好像是拥有深度分析的能力?
  
  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第一点,意识的分析能力绝对是很强的,毕竟它可以分析所有的数据。但是深度分析能力有没有就不好说。
  
  情绪能标记重要数据,就表明情绪是在思维之前,意识之后产生的。情绪的产生,需要生存处境的结论诞生,那意识是真的有对当前生存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吗?
  
  也许意识只要检测,扫描到有影响生存的数据,就会诞生情绪。
  
  我觉得应该不是。现实生活中,影响生存的数据,其实有很多,但是我们只对特定的一些情况,产生情绪。
  
  这个有可能跟记忆有关。记忆中有对特定情况产生情绪的先例,并且这种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当下时间接收到的生存数据里面,有和记忆里情绪未得到解决的事件情形相符合,便会唤醒那种生存处境,随之产生情绪。
  
  记忆中未解决的的情绪,就是记忆中某一个时刻的生存处境没解决,从而产生的情绪。
  
  生存处境未解决,情绪就一直存在,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或者注意力的转移,那情绪潜藏了下去。当我们在生活中,再次接收到那种生存数据,就会立刻唤醒之前未处理的情绪。
  
  很显然,在意识分析生存数据之后,还存在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单位,就是之前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再次遇到时会自动唤醒。
  
  这跟电脑程序中的待办事项有些相符合。
  
  记忆中那些没有解决的生存处境,其情绪其实一直存在,并没有消失,只要后面触发相同场景和处境,情绪就会被唤醒。
  
  停顿一下,再做一下推论归纳。
  
  这次出现了这种类似“待办事项”的概念。
  
  在生存中,不仅要处理当下的生存问题,还要处理过去遗留未解决的生存问题,还有未来可能产生的生存问题。
  
  意识是对当下生存数据进行分析的。思维可以对当下重要的生存数据分析,也可以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重要事项进行分析,还可以对过去未解决的事项进行分析。
  
  但是在待办事项这个流程里,是由意识唤醒情绪,再由思维去进行深度分析,求索生存处境的解决办法。
  
  也就是说生存处境的解决办法全都是由思维来完成的,情绪是驱动因素,意识是产生情绪的过程。
  
  情绪在思维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意识扫描生存数据,只要有一条数据,与记忆之中未解决的情绪,其生存处境的数据相符合,就会唤醒那情绪。
  
  思考到这里,我瞬间就明白了,生存期望那方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思维根本影响不了情绪,情绪是在意识分析生存数据的过程中诞生的,思维的力量渗透不进去。
  
  失望沮丧的话就不说了,跟你们说你们也承受不住。
  
  其实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怀疑我对情绪的归纳和分类是错误的。因为在意识过程,情绪就已经诞生了,根本没我说的期望这个概念。
  
  确实我现在所说的前后有些矛盾。但是情绪绝对是跟生存处境有关的,并且判断处境好坏绝对是有一个标准的。
  
  这个标准我不希望是客观层面的好坏,或者群体意识对生存渴望有一个统一的相差不大的最低标准。
  
  如果是这样,情绪根本就没有解。
  
  那些遇到特定生存处境问题的人,他们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情绪泛滥成灾,这会使他们的生命凋零,饱尝无数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