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培训
第三十六章 培训 (第1/2页)资料都准备好了,郑远成立刻通知各乡镇公社,把短期培训人员给送过来。
由于宋向文对于文化要求的标准过高,毕业以后还没有名师认证、不包分配工作、但能让你速成上岗服务八亿农民。
那年头连生产队的驴都有编制,我们这帮学员却什么都没有,逢人只能说去参加”培训班”。
于是,集一省之力,也只找到三十二个参加短期培训的人员。
当二十八个女生,四个男人齐聚军医院大礼堂,面对年龄差距足足十多岁的“同学”大家还能相谈甚欢,可看到第一排坐着那个“小豆丁”大家一时间还有点无所适从。
这……也是“同学”?
还没等大家想明白,宋向文已经穿着整齐的军装,踏进大礼堂。
看惯了宋向文的道袍,突然看到这身棕绿色,宋南星还有些不太习惯。
而台上的宋向文看着学员们的性别比,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虽然稍纵即逝,但宋南星还是发现了宋向文的不悦之情。
倒不是宋向文重男轻女什么的,而是农村医疗工作人员需要走家串户,女孩子,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到底还是不太方便。
即便如此,宋向文还是代表军医院对大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致欢迎词。
简简单单几句话后,宋向文就以时间紧、任务重为由,开始了培训第一课。
内容?
当然是,学习最高指示。
备战、备荒、为人民。
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
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
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却是这个时代所有培训必须要走的流程。
第一节课很重要,但却是所有课程里面用时最短的。
课后,宋向文第一时间拿出了郑远成准备的内部材料,“借”给了前来参加短期培训人员们。
书非借不能读也。
郑远成自掏腰包印刷的内部材料,可不是拿来给这些人偷懒的。
借可以!
免费发放?
想都别想!
既然是借的,那当然就得还咯!
三十二个培训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白天学,晚上抄书的“幸福”生活。
唯一的例外?
只有咱宋南星小朋友!
作为一个记忆力超群的大佬,自己编撰的书,宋南星小朋友必须是倒背如流啊!
抄书?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不过,宋南星也没有闲着。
半天得坐在大礼堂,听那些个耳朵都要起茧的话,晚上还得给学员们准备各种药材标本。
毕竟,画是死的,药材是活的。
只有让他们熟悉了A省常见的药材,并把它们用到日常的防治过程中去,这一次的短期培训,才算发挥了它真正的意义。
宋向文讲思想政治课往往一带而过,可讲到医学知识,却是一丝不苟。
要想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学完许多人一生也学不完的课程,对宋向文和培训班成员们,都是一个很具体的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