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礼物
第三十八章 礼物 (第1/2页)论虎,还得是王小红。
王小红学成以后,一回家,就发现隔房的二嫂的身子有些沉,便不由自主过去与她拉开了话。
“可是有了?”
“嗯。”
“啥时的?”
“你给咱算算。”
王小红很准确地算出了预产期,全家人那叫一个佩服,并提出了想让她帮忙接生的要求。
王小红一方面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另一方面也是职责所在,没有犹豫就欣然同意了她的要求。
既然答应了人家,王小红开始了准备:手里翻着书,脑子里复习着老师讲的接生操作要领。
可当王小红按照所学知识给二嫂开始产前检查,却发现胎儿成了屁股朝下。
按讲义所说,此时的孕妇必须要膝胸卧位,以纠正胎位。
从此二嫂开始了每天两次的受罪——床头撅着。
但为了胎儿能正常娩出,她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只能受着了。
还好,配合着王小红的针灸涌泉穴,胎位很快正了。
并于三天前,瓜熟蒂落,产下了一个五斤半的大胖小子。
当婴儿特有的嘹亮啼哭声响满了整个屋子,王小红把粉团团的小婴儿交到二嫂的手里时,心里的喜悦和自豪是无以伦比的。
最离奇的,当属敖东的经历。
夏坝公社条件困难,卫生所居然连个手术室都没有,还是敖东带着人亲手搭建的。
他们先拿高粱秆搭起简易的房子,再拿塑料布给它蒙起来。
随后,撒上大量的硫磺、福尔马林消毒,等估摸着细菌差不多没了,人再进入室内手术。
除了自建无菌室,敖东还在老医生的带领下,自制药品。
洗安瓿瓶、灌药、消毒、压药。
敖东的三观真是碾碎了再重组。
为了保证这种自制药的安全,夏坝公社卫生院还养了兔子。
捣鼓出药来后,先注射给兔子,看看兔没事,他们再注射给自己,自己也没啥反应,这批药才能用在老乡身上。
别看夏坝公社卫生院条件不怎么,但忙的时候是真的忙。
几台手术同时开展,五六个老乡依次躺好,消毒、麻醉、切开皮肤,老医生和敖东轮流持刀,依次实施摘除或者切除病变的部位,再进行缝合。
这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无菌室”,居然没出过一场“医疗事故”。
敖东的手术水平,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得到了极快的提升,甚至可以和军医院工作了两三年的外科医生相媲美。
当然,除了讲自己,也有讲别人的。
每个公社卫生院,都有身怀绝技的奇人。
后桥公社卫生院的药工郑先生70多岁,眼睛已经看不清东西了,就靠双手当眼。
不管什么中药只要到他手里,他就知道这是当归还是白术。
他切的饮片,薄得透明。那槟榔的饮片花纹在阳光下煞是好看。
举人坝公社的药师牟先生,称药的水准比起BJ卖糖的张秉贵“一抓准”来毫不逊色。
可人家张秉贵是论斤的,牟老先生抓总是药是论“钱”的,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