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买肉
第五十三章 买肉 (第1/2页)虽然前街人多,但后街也并不萧条。
红星公社的小学、初中,以及红星公社的农机站、种子公司,可都在后街。
前后街的尽头乃是一座石桥,叫做三孔桥。顾名思义,就是有三个石拱的小桥。
一条桃花溪从桥下流过,汇入清江。
宋南星轻言细语的讲着,江永华老爷子仔细的听着,心里也渐渐的有了成算。
“谢谢小先生帮忙讲解,我先去邮局寄封信,再去换点粮食,你们呢?”
宋南星指了指一旁的公社卫生院,道:“也没啥事儿,就过来领点药。”
如果卫生院忙不过来,搭把手也是常有的事儿。
大家心领神会,就不用赘述了。
不过,当两方人马在供销社的肉摊前“狭路相逢”的时候,虽然都能理解,但双方的耳根子都不同程度的红了起来。
尴尬,在无声的蔓延。
最终,还是宋向文打破了这尴尬的沉默。
“来的太晚了,也不知道买不买得上。”
江永华老爷子瞥了一眼案板上的肉,再数了数人头,抿了抿嘴。
“肥肉是不可能的了,瘦肉也够呛。”
这年头,大家肚里最缺的就是油水,家里炒菜吃得最多的是菜籽油。
这年头的土地金贵,峰山大队的乡亲们便把油菜籽洒在了大峰山脚下。
缺乏管理的情况下,油菜籽的收成自然也好不起来。勉强收集起来压榨成菜籽油,也不过一小罐。
一家子一年到头,就这么点油荤,可不得省着点用。
于是,肥得流油的肥肉就成了家庭妇女眼中的香饽饽,买回去的肥肉大家总是能充分利用。
先将肥肉中的油炸出,留着以后炒菜吃多少都是个荤腥,备受家人喜爱。
炸焦黄的油渣可以直接放调料吃,也总有孩子不顾烧嘴烫牙的直接拿起来吃,油渣也可以切切伴着菜炒来吃。
对于家中孩子而言,那喷香的油渣就是最美味的东西,甚至多年后都念念不忘。
在农村还经常用一点肥肉用来擦锅,肥肉擦过的锅不仅炒菜香,而且能够延长锅的使用寿命,让铁锅不至于生锈。
就算是最有志气的孩子,也期望着可以每天都能够吃到肉。
对于家庭而言,肥肉是个宝,孩子嘎嘎笑。
可惜,今天是不能如愿了。
宋向文撇了撇嘴,不情不愿的说道:“再看看吧!”
江永华老爷子答应了曹勇要打酒吃肉的,自然也不肯放弃,两个人便跟着队伍,慢慢的往前挪。
看着前面长长的队伍,宋向文的表情算不得太好。
大峰山虽然不缺荤腥,但大部分能打到的还是野鸡和兔子。
野鸡还有点油水,但兔子的脂肪含量就低了些。
如果长期只摄入兔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引起所谓的“兔子饥饿症”,也就是“蛋白质中毒”。
所以,哪怕宋大志爷仨常常去山上打猎,一家老小还是盼着宋向文拿肉票去换回来的猪肉。
板油、花油最好,肥肉次之,瘦肉和骨头也不嫌弃。
毕竟,骨头不实惠,瘦肉没油水,只有这么个地位。
最不受待见的,当然是猪头、猪爪和内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