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制糖法
第104章 制糖法 (第1/2页)神女这些时日,进过不少铺子,可除了偶尔喝杯茶,什么都不曾买,不曾用,许是瞧不上凡人之物。
但今日,神女却踏入了福源斋,一家点心铺子。
立刻,四面八方的人都出现在这家点心铺子了,姜芜要了两碟点心,吃了两口,味道还不错,没有后世的那些高科技,纯靠手工,要知道,后世的古法手作,带上这四个字,都得贵上好几倍,结果等拿到东西,大部分的原料表之上,都挂着一长串名字。
这福源斋的点心有这么好吃?能比宫里的好吃?有人不信邪的要了好几碟,神女娘娘喜欢,那必然非凡品啊。
福源斋的大师傅在后厨热火朝天的忙着,忍不住有些纳闷,不是,今个的客人怎么回事?怎么就都可着这两样点心用呢?
福源斋的掌柜也没明白过来,不过毕竟是做生意的,眼色还是有几分的。
“崔氏,过来。”
二楼坐满了人,可却极静,好似只是在等待着什么一般,直到窗边的神女指尖轻轻敲了桌面,说了一句,打破了这宁静。
一个人走过来,朝着神女行礼,却没有开口言语,神女看着窗外的景色,没有开口,他便一直弓着腰,不敢起身。
“坐。”
神女的态度落在旁人眼中,便算是十足的轻视了。
文人之间讲究礼仪规矩,若是有谁失了规矩,轻则被弹劾,重则是会被文人口诛笔伐的。
尤其他还是崔氏嫡系一脉,世家之中,是最讲究规矩的,他当初甚至敢劝谏当今陛下重视礼仪规范,但现在,他坐在神女娘娘对面,只是做足了恭敬姿态,一语不发。
姜芜端起茶杯,世家,在枪打出头鸟之后,便该直接对其中最庞大的下手了。
崔氏,最为合适。
“五姓七望,当真要比任家之流识时务些,崔杼此人,倒是真的有些运道的。”
崔杼,春秋时期齐国权臣,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都是崔杼的后裔。
眼前的崔氏略一点头,“多谢神女娘娘赞许。”
“吾并未赞许什么,时也命也罢了。”
神女的目光终于施舍一般的从他身上扫过。
“崔氏,尔等想要什么?”
神女问的这问题,颇有些意味不明,总感觉,眼前是诱惑,诱惑之下,便是深渊。
“崔家仰慕神女娘娘,并无其他。”
“可是,崔氏,尔等,难道不是在试探吾吗?”
“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了?”
眼前之人已然冒出了冷汗,“崔家惶恐,只是神女娘娘久居神殿,我等试图拜见,却不得其法,并无试探之意啊。”
“没有吗?”
“绝无此事。”
“崔氏,你觉得世家可绵延几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