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刘乙文认输了
十 刘乙文认输了 (第2/2页)“你杀驴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啊!硬气着呢!”
“老李哥,你就饶过我这一回吧,我这辈子都不忘你的大恩大德。”
爷爷胸口那股气彻底消了,扶起刘乙文,说:“牛你可以牵回去,但是你要告诉我,谁卖给你的驴。”
刘乙文犹犹豫豫,刘建设却在刘乙文的屁股上狠狠踢了一脚,说:“买赃还有理了,快讲。”
“是刘乙山。”
刘乙山也是前刘村的,和刘乙文同辈,今天正好也在。
“刘乙山!你给我过来。”
刘建设把刘乙山叫到跟前,询问驴车从哪里来的,刘乙山低头半天,不敢吭声。刘建设又叫了几嗓子,才说是几个外乡来的,委托他卖的。刘建设又问几个人长什么样,住在哪里。刘乙山说,一共四个人,两男两女,住尤集公社招待所。
水落石出了,这几个人可能就是盗墓的人。
听说是盗墓的,刘乙文表示,要协助爷爷,抓住盗墓贼。
爷爷说:“不必了,你们把牛牵回去吧,我要亲手抓住盗墓贼。”
李广胜来劝爷爷,说:“还是让刘乙文协助的好,不然你抓住盗墓贼,他们不认账,你也没办法。”
爷爷让刘乙文将牛牵回家,约定下午三点在尤集公社招待所碰头。
前刘大队的人一走,我们这边助阵的人就散了,临了不少人还劝爷爷,说应该把牛杀了,让家家户户分些牛肉。
爷爷知道,要是杀了人家的牛,这仇就结死了,从家里拿出花生,每人分些,很快聚集的人散了。
人一走干净,爷爷就从生产大队队部借来2辆自行车,和李贵才、老表去了尤集。
李贵才问:“不是约了下午三点吗?”
老表拍了拍李贵才脑袋,说:“你傻呀,要是去晚了,刘乙山通风报信怎么办?”
事实上,已经晚了。
爷爷三人赶到的时候,同村姓张的已经将招待所包围起来,为的就是提前一步抓到盗墓贼。
盗墓团伙早就于十日前离开了招待所,那个时候,老百姓住宿不搞实名登记,出门需要带户口簿和介绍信。但没有户口簿和介绍信,一般也能住,并不像现在这么严格。
没找到人,张家人悻悻离开,并没有理会爷爷。
我们村的张家人独来独往,有事也不和外姓人商量,直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张家孩子和外姓孩子一起读书,才慢慢打破这个界限。这次,盗墓贼挖了他们的祖坟,张姓人气冲斗牛,誓要抓贼。
此后,寻找盗墓贼的主力主要由张家和我们家构成。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没过几天,谢集的老祖坟被人掘了。
这一次,毫无迹象,谢集人发现的时候,盗洞已经陈旧了,还是雨后形成塌陷才被谢集人看到。谢集人没有大张旗鼓,而是悄悄回填了盗洞,原因无非是谢集村出了豁牙子这户盗墓贼,要是传出去,谢集的人脸就丢尽了。大家会说,谢集出了盗墓贼,这回遭报应了吧,老祖坟被人刨了。
虽然谢集的人隐瞒了祖坟被刨的事,但周边的胡庄、孙河村却陆续传出了祖坟被盗的消息。由于案件密集,引起了公安机关的关注。当时的办案条件没有现在的先进,侦查多靠走访和推理,抓捕多凭蹲守,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于是各大队广泛发动群众,留意进村的外乡人,组织夜间巡逻,防范盗墓贼出入。徐宿片区以平原为主,除非盗墓贼不用手电、蜡烛,一旦亮光,就能在几百米外被发现。
这样一来,确实遏制住了盗墓贼的嚣张态势。
时间转眼进入中秋,各家团团圆圆。中秋时节有个特点,就是秋高气爽,月明星稀,即便没有手电,也能看清楚夜路。
巡逻的人不用带手电了,站在路边,远远一看,就能看到坟地有没有人进出。然而就是这样的夜色,让村民麻痹大意了。农历八月十八日夜,我们村王姓祖坟被挖,村里姓王的几个老头绕着村子骂了三天。
至此,这伙盗墓贼到了人人喊打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