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这人叫徐剑山
二十四 这人叫徐剑山 (第2/2页)徐老二这支人马多不善言辞,师父曾言传身教,言多必失,所以徐老二不像老表和“剃头帮”的人这么能说,被李贵才一吹,立马就信了。至于原因,就是乔大胡子曾经跟徐老二说过,有一个神秘人曾托他找一枚古玉,现在就在爷爷手中。
徐老二也不想玩虚的,他问爷爷的古玉有没有带在身上,爷爷知道,今天不让他信服,怕是被看扁了,就将脖子上的古玉掏了出来,放在了桌上。徐老二拿过古玉,觉得此玉十分温润,放在手心,顿时提神醒脑。随后,他从自己脖子上也掏出一块玉来,这是一块龙形玉牌,十分生动,可和爷爷的古玉放在一起,顿时无光,再过一会,徐老二的玉牌变成了灰色,好像死了一般,前后不过十秒时间。
在场的人大吃一惊,从未有人见过此情景,徐老二更是面如死灰。
“这是怎么回事?”乔大胡子问。
爷爷两手一摊,说:“我也不知道。”
“至宝!绝对的至宝!此玉能吸收灵气,又能护住,李爷,开个价,这块玉我要了。”徐老二说。
“家传之物,概不转卖。”爷爷说。
徐老二仍不死心,他说:“李爷大可将价抬得高一点。”
爷爷回看乔大胡子,乔大胡子觉得徐老二有些失态了,他从徐老二手中取回古玉,交还爷爷,说:“请长德哥保管好。”
爷爷对乔大胡子流露出钦佩之色,徐老二也觉得自己举止不妥,他转移话题,说回了古墓的事。
“两位李爷,乔大当家,这次我们找的是一座汉代楚王的古墓。来徐州前,对照地图,我分析出了大致的位置,可是即便如此,受地形影响,还是没有找到古墓入口。”
李贵才好奇地问:“楚王?徐州还有楚王?”
徐老二说:“当然有,西楚霸王不就是在徐州吗?”
李贵才梗着脖子,说:“项羽没有文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徐州在东,应该叫东楚才对。”
徐老二也不和李贵才争辩,他说:“刘邦建立大汉以后,册封了弟弟为楚王,传承了十二世,所以徐州的地下应该埋着一批楚王墓。”
李贵才又问:“怎么没听说过呀?二当家,你怎么知道这些墓葬的位置?”
徐老二说:“这就是机缘巧合了。之前我们这支人在开封挖墓的时候,碰巧挖到了一个宋代墓。大家都知道,开封是被黄河淹了七次的,挖到一个完整的墓不容易,可就在那里墓里,我们找到了东汉的竹简,记录内容颇似徐州的地方志,所以我们怀疑这是一个曾在徐州任职的宋代官员墓。本来这批竹简是不打算带上去的,可是我们老大认为,竹简经历战火还能保存下来,那也是宝,就一并带走了。后来我闲来无事,尝试研究这批竹简,发现竹简记载了西汉楚王开山二十余年,依山为陵,视死如生的下葬历史,就动了寻找楚王墓的念头。”
爷爷问:“竹简没有更详细的记载吗?”
“没有。”
“你有什么发现?”
“我判断,市郊狮子山就是埋葬第三世楚王刘戊的地方。我走访过附近的村民,但是人家一听我是外地口音,根本不和我说话。后来我就自己上山,那座山太大了,估计有1500亩,想找一座墓太难了。整座山全是石头,还是那种非常硬的石头,用铁棍往下插,最多一尺就见底。”
“我只能提供一个思路。”
“请讲。”
“徐州人讲究坐北朝南,这也是老一辈的传统,你不妨从狮子山南侧开始找,我相信,从这个方位入手,可以减少你的工作量。”
徐老二并不是不懂坐北朝南,不过那是住宅,未必符合墓室方位,他摇头叹气,不置可否,最后说:“李爷虽然是安徽的,但口音是本地人,能否出山,帮我们一起找找。事成之后,我们支锅、乔大当家和李爷的兄弟平分墓下的陪葬品。”
爷爷想了想,说:“行,明天一起去碰碰运气。”
听到爷爷答应一起寻墓,乔大胡子双手拍合,高兴地说:“咱们卧龙凤雏聚到一起,就一定能办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