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徐老二扛回了绞盘
三十九 徐老二扛回了绞盘 (第2/2页)老表问:“怎么分工?”
徐老二说:“我和李爷带人下去装绞盘,留两个人和你在上面把风。”
几个人商量完毕,徐老二和爷爷就带人下了墓。
徐老二的手下已经将绞盘装了一半,几个人捯饬了两个小时,终于将绞盘装好了。
徐老二给绞盘换了结实的钢丝绳,为避免钢丝绳切断牛鼻子那道梁,他用两股麻绳在塞石牛鼻子孔打了一个结,然后用钢丝绳连接麻绳。
所有人都到绞盘的位置,几个人合力推动绞盘,塞石终于松动。为了防止塞石掉落形成撞击,徐老二还专门找来几根盘口粗的木头铺在地上,便于缓冲和挪动。没多久,将两米半长的塞石拖了出来。徐老二欣喜若狂,和大家挨个握手,就像是厂矿企业领导。
“大功告成!大功告成啊!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咱们把塞石往外拖一拖,准备进墓室。”
几个人把塞石往外又拖拽了几米,徐老二走到洞口,用手电筒往里面一照,顿时傻眼,里面竟然还有塞石。
“怎么还有石头,老李,怎么回事啊?”
爷爷凑近一看,见黑乎乎的甬道里多了一块一模一样的塞石,沉吟半晌,说:“这是双排塞石。”
徐老二急得原地打转,问爷爷:“怎么办?”
爷爷说:“没有什么招,只能继续打孔。”
说起打孔,爷爷和徐老二马上就想起了大歪嘴。除了大歪嘴,一时间还真的找不到能打牛鼻子孔的人。
回到地面,已经是凌晨四点。
李贵才已经回房间睡觉,诡异的是,他竟然擦去了徐老二画的符,取下了八卦镜,让徐老二一干人等顿时发慌。
爷爷问老表:“李贵才擦符,你怎么不拦着点。”
老表两手一摊,说:“我当时睡着了。”
爷爷说:“不是让你把风吗?”
老表说:“是把风,可也太无聊。你想这是什么天,我就裹着被子,蹲在门口,谁知道一会儿就睡着了。”
徐老二示意爷爷不要责怪老表,说:“兴许不是老表的问题,我那两个兄弟也睡着了。”
爷爷和老表恍然,难道是李贵才又偷偷“施法”了。
徐老二这么一说,就没人敢回屋睡觉了。大家抱着被子,倚靠在门墙两侧,直到天亮才回去睡觉。
第二天上午,徐老二让人去请乔大胡子,并将小喇叭带来。
到了下午,乔大胡子骑着自行车,载着小喇叭来了。
乔大胡子一进村,就听到了诵经声音,他暗自纳闷,不就是李贵才一个人念吗,怎么多出这么多人。他停好自行车,走进灵棚,才发现徐老二一干手下全部都在诵经,还念得特别整齐,领读的就是李贵才。
乔大胡子费解,问:“二当家,这是怎么回事?”
徐老二洗了把脸,说:“昨天晚上,李贵才把门窗上的符都擦了,大家都不敢进屋睡觉。今天早上他们一起来,就跟着李贵才去念经了。乔大当家,小喇叭来了吗?”
“来了,找他有什么事吗?”
“有事,昨天我和李爷去拉塞石了,两米五长的塞石,拉出来一个,没有想到里面还有一个。”
“二当家,你们进墓怎么没叫我呀?”
“我们也是临时决定的,再说这样的古墓,机关一重又一重,先进去的人有生命危险,乔大当家如果不信,往后可以和我们一起进去。”
“不不不!我绝没有多心的意思。既然是这样,我让小喇叭将大歪嘴再喊来就是了。”
“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我瞧那个大歪嘴不是很好相处,未必那么好请。”
“不好请,就硬请,让他知道谁才是徐州的话事人。”
乔大胡子既然离开,对徐老二就是放心的。他领受任务后,就和小喇叭走了。徐老二和爷爷到屋子里继续休息,其余人都去念经去了,连老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抱起了经书。当时经书只有一套,文章并不长,李贵才已经熟能成颂。他背一句,讲解一句,很快人人会背,反倒是老表对经书有些生疏。
小喇叭上了乔大胡子的自行车,就知道要去哪里了,没有想到他直接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说:“我不去。”
乔大胡子急眼了,说:“那么大的事,怎么能不去?”
小喇叭说:“上次,咱们把二舅硬生生地气走了,我二舅是个怪脾气,要再请他出山,比登天还难,我拉不下那个脸。”
乔大胡子耐心安抚小喇叭,说:“这不是还有我嘛!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再说你不想分古墓的财物?那是多少值钱的东西,好家伙,汉代的王爷,徐州六郡的土霸王,只要随便拿上一点,咱们就发财了。到时候,娶上十个八个老婆,你小子这辈子就潇洒了,给个县长都不换。”
小喇叭被乔大胡子一说,马上动心了,说:“大哥说得有道理,不管刀山火海,我跟你去!走吧,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