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教学成果展》(上)
第44章《教学成果展》(上) (第1/2页)清晨的海雾尚未完全散尽,如同轻柔的薄纱,缠绵地笼罩着海田小学的红砖墙。咸湿的海风却已迫不及待地穿过走廊,带着特有的活力,轻轻掀动着刚刚贴好的展览导引图。学期末的教学成果展,对于这所僻静的海边小学而言,其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重要节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蜡纸油墨、浆糊清香以及抑制不住的兴奋感的特殊味道。
黄诗娴抱着一摞还散发着打印机余温的学生作文精选集,脚步轻快地穿过渐渐喧闹起来的礼堂。她的目光却像被磁石吸住一样,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地飘向六年级一班的展区。那个清瘦而专注的身影,正在那片小天地里做最后的忙碌。
武修文正微微踮着脚,伸长手臂,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张题为《数学之美: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的手抄报贴在展板的最高处。晨光恰好穿过东面的大玻璃窗,慷慨地倾泻在他身上,为他那件洗得格外干净的浅蓝色衬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甚至能看清他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折射出的微光。他贴得那样认真,仿佛在完成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黄诗娴的心跳没来由地漏跳了一拍。她停下脚步,没有立刻上前,只是静静地看了几秒。他专注时的侧脸线条清晰,嘴唇微抿,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认真。就是这份认真,让他从最初的格格不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她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脸上的表情,让笑容显得更自然些,这才抱着册子走过去。“武老师,需要帮忙吗?”她的声音清亮,带着海风般的爽朗,却又潜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武修文闻声回头,见到是她,眼神亮了一下,随即又有些局促地用手背擦了擦额头,露出一抹干净又略带羞涩的笑容:“是黄老师啊。快好了,就差最后一点调整。你……你看这里这样布置还行吗?”他侧身让开,语气里带着难得的、征询意见般的小心。
黄诗娴放下手中厚重的作文集,认真打量起这个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展区。只一眼,她的心头便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酸酸软软的情绪夹杂着难以言喻的骄傲,瞬间弥漫开来。
这哪里只是一个简单的学生作品展示区?分明是一个微观的、充满奇思妙想与智慧光芒的王国!
展板最上方,是武修文亲手用遒劲有力字体写下的主题:“数学,看见思维的力量!”下面分门别类,布局清晰得如同他的板书。左侧是“足迹·成长”,贴满了学生们从开学到期末各个阶段的优秀分层作业本照片。清晰可见的轨迹是从最初的稚嫩涂鸦、偶尔的畏难情绪,到后来的字迹工整、逻辑严谨,甚至充满创意解答的蜕变,进步的足迹实实在在,戳人心窝。
右侧是“巧手·妙思”区,简直是一个小型的发明创造展览。学生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创意学具琳琅满目:可乐瓶剪裁拼贴成的立体几何模型,筷子与橡皮筋搭建的桥梁承重结构,甚至还有用大小不一、色泽天然的各色贝壳粘贴成的乘法口诀表,稚拙中透露出惊人的灵气和动手能力,引得几位早到的家长already驻足惊叹。
中间最抢眼的位置,则被一系列色彩斑斓、构思巧妙的数学手抄报占领。“圆周率π的奇幻旅行”“玩转莫比乌斯环:神奇的单面世界”“图形变换的魔法”……标题趣味横生,内容图文并茂,插图生动可爱,足以想象这些小主编们在收集资料、设计版面时投入了多少热情和思考。旁边的一个透明亚克力盒里,珍而重之地陈列着几枚崭新的奖状,是前不久镇级数学竞赛中斩获的荣誉,红彤彤的印章格外醒目。
最妙的是展台一角设置的“互动体验区”,桌上放着几个武修文自制的数学小游戏道具——一套色彩鲜艳的“逻辑推理卡”,一个手工版的“猜数字游戏”转盘,还有一盒等待挑战的“汉诺塔”。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待小讲解员们一展身手。
这每一个细节,都无声地诉说着他的心血。从被质疑的“空降兵”、普通话都带着异乡口音的“外来者”,到如今亲手打造出这样一个丰盈、生动、引人入胜的角落,他熬过了多少个深夜?死去了多少脑细胞?或许只有他窗前那盏孤零零的白炽灯、手边那杯反复加热又凉透的白粥,以及教案本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