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村粮农会
第121章 村粮农会 (第1/2页)七月十九号。
赵志立带着三个村民代表,坐上三辆二八大杠,沿着国道朝着边防站骑行。
一路上,不断有村民同行,蚂蚁岭辖区内的所有村长都带人来了。
宗族就算放古代也不敢跟县官作对,何况是现代以后。
众人以远近亲疏同行,一路上走走停停,都在讨论着边防站新站长是谁?也不乏人在打听各家有没有小道消息。
吕家村的前车之鉴,让村民们都意识到这边防站站长的含金量。
手里握着兵权,管着整个蚂蚁岭。甭管你是地痞流氓,亦或者企业老板,进了蚂蚁岭都得盘着。
以前吕金山很蛮横,一句边防事务,就派士兵去抓人,转头丢去治安所关个小半个月。
招惹了吕家村的人,基本都没有好下场。
如今新站长上台,蚂蚁岭边防站土皇帝也换人了。
与赵志立同行的是罗村村长,他不认识对方,却认识其中的一个村民代表。
罗应土,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剃了一个寸头,五官颇为端正,看着很有精神。
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陆昭的大舅。
在一处树荫下休息时,赵志立询问道:“老表啊,陆昭在边防站当排长,他有没有告诉你什么消息吗?”
罗应土面露尴尬道:“我那老妹当年出嫁都跟家里闹掰了,已经十年没怎么联系了。今年年初陆昭倒是来找过我,也就吃了一顿饭。”
罗家与陆家关系闹得很僵。
罗老爷子看不上陆家穷小子,但他妹妹偏要嫁过去,闹到最后陆昭母亲与娘家断绝了关系。
本来不是什么深仇大怨,但奈何老豆与小妹都倔,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和解。
他与陆昭有联系是因为四年前听村里在边防站当差的人说,陆昭在边防站混得不好,所以就去送了一些钱。
怎么说也是自己外甥,多少要帮一下。
自那以后陆昭逢年过节,有空的话都会来看他,但关系依旧很淡。
比如自家老爷子,陆昭就从来没去看过。
赵立志听明白了,也就是不怎么熟。
他道:“前些天陆昭带着陆家老大回村了,坐着一辆非常好的车,身边还跟着一个很漂亮的女同志。”
此话一出,众人来了兴趣。
车是身份的象征,特别是在如今的时代,能养得起小汽车的家庭都能算得上富裕。
公家车除了领导开的,基本都是破破烂烂的,许多干脆就是拖拉机。
罗村村长猜测道:“那个女青年不会就是边防站站长吧?”
“为什么不能是陆昭?他这些年干得很不错,水兽都没影了。”
“陆昭要是能坐上,前两年还会传出被欺负吗?”
“呃……也是,不过至少陆家老二是混出头了。如今估计不是排长了,得是连长。”
陆昭在附近很有名,无论是陆家遗孤,还是帝京学府毕业生,都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了十年之久。
打卫国战争牺牲的人很多,有烈士家庭名头的也很多,唯独很少打到只剩下一个小儿子的。
所以陆家才得到特殊优待,一路被送进了苍梧城。
曾经是作为典范被宣传的。
他在边防站混得不好一下子都传开了。
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他们一群农民又能怎么样?顶多是平时见陆昭出任务跟着搭把手,送去一些吃的。
上午八点三十五分。
众人抵达边防站,远远看到营区门口搭起了一个棚子,有工作人员进行接待不断到场的农民代表。
“赵志立同志,欢迎来到蚂蚁岭边防站,请问有没有吃过早餐?”
“吃了两个饼,但又饿了。”
赵志立如实回答,文员小妹笑道:“那请移步食堂,所有食物都是免费的,请不要客气。”
工作人员效率很快,态度很快,丝毫没有印象中公职人员的趾高气昂。
奇怪了。
赵志立等人抱着疑惑走进了营区,入眼是整齐的道路与营房。虽然一部分设施很老旧,但能看得出来平时是有打扫了。
回想起前年来,边防站挺脏乱的。
进入食堂,此时早来的人已经开饭,不是简单给他们两个冷馒头吃,而是热汤粉面。
待遇有些过于好,以至于他们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做梦。
我们是农民,可不是领导下来视察。
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有纠察员拿着小本本远远看着。
自从陆昭当上边防站站长,第一时间就是整顿纪律。以前许多乱象,在陆昭重拳出击下一扫而空。
特别是在改制边屯兵团,听到有年终奖金后,大家伙一下子就不抗拒了。
谁掌握了人事,就掌握了资源。谁掌握了资源,就掌握了一切。
等到所有人吃完早餐,恰好是九点。
4个镇子22个村子的农民代表,一共就是八十八人。
边防站没有那么大的会堂,工作人员直接把食堂座椅挪了一下,一个有些简陋的会堂很快形成了。
农民代表们入座,等待边防站领导层到来。
约莫十分钟后,食堂外传来动静,众人伸长脖子可以看到一群人正朝这边走来。
由于一顿早餐与工作人员的态度,让这些农民们对新站长很是好奇。
赵立志坐在比较前排的地方,身体尽量往前靠,终于他瞅见了边防站领导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