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大雨忽来
第128章 大雨忽来 (第1/2页)次日,郎酒派来了一个车队,开始运输蚂蚁岭辖区今年的早稻稻谷。
同时,也将第一批生命补剂送到了边防站。
一辆车身涂有郎酒标志的装甲车开进边防站,四个全副武装的押运兵下车,领头者是一个二阶超凡者。
“陆站长,一共是一千瓶特曲T3,一百瓶红花郎劣品,请你确认无误后签收。”
后勤股长林永康带人搬下了一千瓶特曲T3,一百瓶红花郎。
大部分单位是没有长期储存生命补给的条件,所以一般情况是边防站要多少就送多少过去。
大约花费了十分钟,清点无误后,陆昭签收了单子。
押运车离开边防站,全程没有多说一句话。
营区空地上,一百多箱生命补剂堆成小山坡,看着挺壮观的。
闻讯而来的士兵们也围得里三圈外三圈。
重新订购生命补剂的消息一早就传开了,陆昭等高层也没打算隐瞒。
士兵们获知有更高质量的生命补剂都很高兴,生命开发永远的第一‘资历’,没有人不想自己生命开发更进一步。
陆昭也是看得眼热。
这一小山的生命补剂,都够他喝到一百点生命力了。而且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后续还有五万多瓶生命补剂。
这五万瓶生命补剂只耗费了单位一半资金,剩下还有一千万两百万。并且这两千万也只是蚂蚁岭辖区两熟稻谷之一,十一月下旬还有一次。
这就是体制的力量,随便一点落到个人身上犹如一座山。
无论是危害,还是利益。
将生命补剂搬入后勤库房,陆昭顺势召集了所有干部开了一个临时会议,商议单位生命补剂配给的变更。
以前都是低级生命补剂,如今有了中级生命补剂,自然需要变更标准。
单位生命补剂基础配给本来就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来的。
陆昭坐在首位,早在昨天他就已经给后勤部门下发任务,让他们重新拟定一个基础补剂的清单。
后勤股长林永康起身,向众人宣读计划书。
首先是军衔、驻艰苦边疆地区等基础配额保持不变,还是低级生命补剂。
随后功勋、职务、优秀干部等都换成中级生命补剂。
就拿陆昭举例,上尉与驻艰苦边疆地区加起来低级生命补剂7瓶。功勋、职务、优秀干部加起来中级生命补剂是12瓶。
陆昭听完,拿着计划书问道:“这个三等功和优秀干部也拿中等生命补剂是不是不太合适?我们的红花郎可不多。”
林永康解释道:“报告首长,三等功和优秀干部虽然获取难度相对来说没那么难,但我们不能忽视勤勤恳恳完成工作干部。”
“就像您防汛工作获得的两个三等功,也是要磨破脚底才拿到的。”
“也是,是我忽视了出色完成职责的干部们。”
陆昭无法反驳,又问道:“那优秀干部呢?现在边屯兵团每季度单位最多能评三个,一年就是十二个。”
林永康回答道:“这也是为了激励干部,让干部们有一个初期努力目标。”
陆昭稍加思索,也觉得单纯算功勋太绝对了。
特别是如今他们是边屯兵团,是有需要服务辖区农民进行生产工作的,那么文职岗位也至关重要。
连队是托底,文职才是上限。
念头至此,陆昭重新打量了一眼这个粗眼眉的后勤股长,赞许道:“林永康同志工作干的很不错。”
简短的一句赞美,让林永康仿佛吃了十全大补汤一样,激动得满脸通红,道:“职责所在,不负首长期望。”
本来在后勤部门计算下,三等功与优秀干部是不列入中级生命补剂的。因为三等功比较容易获取,优秀干部每年都评选三四个。
单位自己内部也能拟定类似头衔容易被钻空子。
本来是这么设计的,但被林永康否了。
因为陆昭功勋多,还是优秀干部。整个边屯兵团唯二的两个二等功都在陆昭身上,还有两个三等功。
你们这不是在给陆首长上眼药吗?
制度设计出来就不是为了防止钻空子,而是为了方便领导。
联邦许多程序繁琐也是同理,这个东西本身就不是为了服务普通人的,而是为了服务领导。
当你为了走通程序去求领导的时候,那也是一种服务。
如果不是了解陆昭的性格,林永康也能弄出一个类似的,而不是一份从各个角度都挑不出毛病的制度。
这计划是好,可不是为了陆首长一人定制,无法起到从龙之功的效果。
会议上其他大小领导看向他的目光都变了。
林永康同志平时其貌不扬,但搞政治工作的能力比许多秘书处的同志也不落下风。
在不破坏规则的情况下,拿出了一个既能让大多数人满意,又照顾到领导的方案。
张立科看着林永康,莫名有股危机感。
他最不擅长的就是搞政治工作。
——
当天下午,在还没到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就提着一箱红花郎来到陆昭办公室。
“老陆,今天喝过没,赶紧整两瓶试试。”
看着红彤彤的瓶子,陆昭无奈道:“你这是违规的知道吗?”
张立科道:“预知下个月工资属于合规操作,你不要是突破二阶,对整个边屯兵团都是好事,以后我们在申请其他拨款方面都有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