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荀攸绝计
第二百八十章 荀攸绝计 (第1/2页)这天上午,曹操终于等到了他一直在等候的人,江东山越人首领祖郎的特使。
祖郎当年曾经被孙策收服,但他投降的对象是孙策,而不是江东。
孙策被刺杀后,祖郎强烈呼吁由孙策之子继位,但他呼吁成了笑话,祖郎心灰意冷,便辞职重归山越,继续出任山越大酋长。
这几年,祖郎一直在冷眼旁观孙权的执政,越看越失望,虽然失望,但他还念着故旧之情,几次曹操派人来拉拢他,他都没有答应。
直到他最敬佩的官员之一步骘被迫害,不得不逃离江东后,祖郎积累多年的不满终于爆发,他答应了朝廷的封赏,答应支持孙贲,推翻孙权的统治。
祖郎的特使是他的儿子牛坎儿,年约三十岁,长得身材魁梧,相貌雄奇,眉骨尤其高,两只眼睛像岩洞一样。
牛坎儿跪下给曹操行大礼,又将父亲的信件呈给曹操。
祖郎在信中态度十分诚恳,愿意尽全力支持孙贲,更愿意效忠曹操。
曹操大喜,当即封祖郎为泾乡侯、思南将军,又封牛坎儿为丹阳都尉。
牛坎儿激动万分,再三磕头感谢。
曹操微微一笑,“用行动感谢我吧!务必在我规定的时间拿下宛陵县。”
“请丞相放心,我们一定做到。”
“不可屠城,善待百姓,莫坏了我在江东的名声。”
“一定!一定!”
牛坎儿行一礼,告辞走了。
曹操望着他背影走远,他冷冷下令道:“可以解除孙贲进攻江东的禁令了。”
曹操的手令在第二天便送到了寿春,孙贲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为这一刻,他足足等了两年,也准备了两年。
但这一次和两年前他偷袭丹阳郡又完全不一样了。
这次进攻江东表面上是孙贲军队,但实际上一半都是曹军,甚至正副军师也是由荀攸和贾诩联袂担任。
整场大战都是由二人协商部署并决策,孙贲只有带兵权,而没有决策权。
荀攸很清楚,江东这两年将牛渚打造得跟铜墙铁壁一般,他也很清楚周瑜统帅水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了孙贲的水军。
荀攸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调兵遣将,他将两万曹军和两万孙贲军调到海陵县,两万曹军由曹真统领,两万孙贲军由贺齐统领。
表面上打着贺齐的旗帜,但实际上的主将是曹真,另外贾诩也藏在军中,暗中指挥这支军队。
荀攸的布局当然有他的深意,贺齐实际上已经暗中效忠了曹操,所以这四万人实际上已经被彻底控制。
另外四万军,曹军主将是乐进,孙贲军主将是韩当,名义上孙贲是主帅,但他也只能指挥两万韩当的军队。
就这样,八万大军,曹军已经控制了六万,连后勤钱粮也在荀攸的控制之下,孙贲已渐渐被架空了。
荀攸最重要的一步杀手锏,就是将东莱郡的一百八十艘海船调到海陵县的长江出口处。
这一百八十艘海船当然是民船,但全部被军队强征,用来运送曹军。
这天半夜,四万大军悄悄登上了一百八十艘海船,粮食物资也全部搬上船。
天不亮,船队就离开了长江口,向南面的钱塘湾失去。
这就是战术大师荀攸的手笔,孙权将所有军队都布防在长江沿线,曹军却虚晃一枪,沿着海路向他空虚的后方杀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