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信任裂缝中的微光
第47章 信任裂缝中的微光 (第1/2页)市卫健委的专家组会议定在次日上午九点,地点设在江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楼会议室。
林修远接到通知时已是深夜,窗外雷雨未歇,他站在窗前沉思片刻后,拿起手机回了一条:“我会准时到场。”
这一夜,他没有再继续推导基因修复液的分子结构,而是打开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PPT——关于“智能诊断系统”在流感疫情预警中的应用模型。
第二天一早,疾控中心三楼会议室已坐满了来自各大医院、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专家。
主持会议的是市卫健委特邀的陈教授,一位在传染病领域颇有威望的老专家。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林修远身上。
“林医生,请你先来介绍一下你们医院近期提出的H7N9流感爆发预测模型。”
众人纷纷侧目,目光落在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实习医生身上。
“是。”
林修远不卑不亢地起身,走到大屏幕前,调出“智能诊断系统”的实时监测界面。
屏幕上,一张全国范围的热力图缓缓展开,标注着各个城市的发热病例增长趋势,并通过算法预测了未来一周内可能出现的疫情高发区域。
更令人震惊的是,系统还列出了几起尚未被官方通报的疑似感染病例,位置精准到某几个城市的特定社区门诊。
会场一片哗然。
“这……这是什么系统?”
“怎么会有这么先进的数据模型?这种级别的信息整合能力,不是国家级疾控单位都做不到吧?”
“而且预测准确率也太高了吧,连我们疾控都没能掌握这些数据!”
几位老专家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陈教授深深看了林修远一眼,语气郑重:“林医生,你这套系统是从哪里来的?”
林修远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坚定:“这是我个人基于多年临床经验与数据分析模型自主研发的一套辅助诊断系统。它能实时整合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上传的数据,并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优化疫情预警机制。”
他并没有提及系统的真正来源——那是未来十年医学人工智能发展的巅峰成果之一。
但这番话已经足够震撼人心。
此时,坐在后排的刘国栋眼神阴冷,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但眼神却透着几分审视与不安。
他不动声色地站起身,低声对身旁助手交代几句后,悄然离开会议室。
几分钟后,他拨通了赵文杰的电话。
“喂,赵主任,你现在手上有没有什么能抓住林修远把柄的东西?现在上面对他很重视,我们必须想办法把他拉下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赵文杰低声道:“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但他那个系统本身就可疑,我怀疑背后有不可告人的技术来源。”
“那就盯紧他。”刘国栋冷冷道,“这个人不能让他继续往上走,否则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场灾难。”
与此同时,在另一端的江城市人民医院服务器机房里,徐璐正独自一人调试林修远的智能诊断系统接口。
她是个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实习生,平时负责协助林修远处理一些数据问题。
就在刚刚,她在整理服务器日志时,意外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监控脚本。
这个脚本并非林修远编写,也不是医院IT部门部署的常规程序,而是来自科研所的信息安全部门。
换句话说,有人在暗中监视这套系统的一举一动。
徐璐心跳加快,迅速将相关证据备份并加密,随后编辑了一条短信发给林修远:
“小心他们动手。”
消息发送成功后,她轻轻合上笔记本电脑,神色凝重。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对了选择,但她隐约意识到,林修远正在卷入一场远比想象中更深的风暴之中。
而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会议仍在继续,林修远耐心回答完所有专家的提问后,缓缓收起演示文档。
“各位专家,我建议将这套系统作为试点项目推广至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在当前流感高发期,它能够为我们争取宝贵的应对时间。”
此言一出,全场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
陈教授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这个建议值得考虑。”
而坐在角落里的刘国栋,脸色愈发难看。
一旦落地,林修远就不再是单纯的医生,而是拥有实权的技术核心人物。
他必须阻止这一切。
但此刻,他只能强压怒火,等待下一步行动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