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九十二章秦王出面解危机(二)

第九十二章秦王出面解危机(二)

第九十二章秦王出面解危机(二) (第2/2页)

萧琰接到圣旨后,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秦王李顿的支持和帮助。若不是李顿在他危难之际多次出手相助,他恐怕早已淹没在朝堂的暗流之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萧琰回到长安后,第一时间便来到秦王府,向李顿道谢。“殿下,臣能有今日,全靠您的支持和帮助。您的大恩,臣永世不忘!”
  
  李顿笑着说道:“萧卿,你不必如此客气。你能在江南做出如此卓越的成绩,全靠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我只是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了你一些帮助而已。如今你晋升为吏部侍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吏部掌管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关系到朝廷的兴衰荣辱。你一定要秉持公正,选拔贤能,为朝廷注入新的活力。”
  
  “臣遵旨。”萧琰躬身说道,“臣定当不负殿下的期望,为朝廷选拔更多的贤才,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后,萧琰在吏部侍郎的职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选拔官员注重品德和才能,不徇私情,为朝廷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而李顿也始终在朝堂上支持着萧琰,两人相互配合,为唐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也在长安城内广为流传,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
  
  暮春时节的长安,细雨如丝,将朱雀大街旁的柳梢染得愈发翠绿。萧琰身着绯色吏部侍郎官服,缓步走出吏部衙门,指尖还残留着卷宗上朱砂的凉意。自调任吏部侍郎已有半年,他始终牢记秦王李顿的嘱托,以“选贤任能、黜陟公平”为准则,整顿官员考核制度——废除了世家子弟凭门第免试的旧例,要求所有待任官员必须通过策论与实务考核,哪怕是三公九卿的子弟也不例外。
  
  这日午后,萧琰正在府中审阅江南道官员的考核案卷,书童突然慌张地闯进来:“大人,不好了!大理寺的人来了,说您……说您在考核中收受贿赂,要带您去问话!”
  
  萧琰手中的朱笔“啪”地落在纸上,晕开一团红痕。他起身时衣袖扫过案几,堆叠的案卷散落一地,其中一本封皮上“苏州知府柳承业”的名字格外刺眼——三日前,他刚驳回了柳承业的晋升申请,理由是其任内治水不力,导致苏州去年汛期堤坝溃决,百姓流离失所。而柳承业正是当朝太傅柳渊的嫡孙,柳家在朝中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不等萧琰细想,大理寺少卿周显已带着十余名差役走进庭院,冷面说道:“萧侍郎,有人揭发你利用考核之便,收受吴州商人万两白银,还伪造考核结果打压忠良。陛下有旨,命你即刻随我入大理寺接受调查。”
  
  “周少卿,”萧琰稳住心神,目光清亮,“我萧琰任职半年,从未收受分文贿赂,考核结果皆有卷宗为证,何来伪造一说?还请容我向陛下奏明实情。”
  
  “萧侍郎还是先跟我们走一趟吧,”周显挥手示意差役上前,“至于实情,到了大理寺,自然会让你说个明白。”
  
  差役们上前要拿人,萧琰府中的老管家突然挡在身前:“大人是朝廷命官,你们怎能如此无礼!”周显不耐烦地一脚将老管家踹倒在地,冷声道:“抗命不遵,便是与朝廷作对!”
  
  就在差役的锁链即将触到萧琰衣袖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巷口传来,伴随着清脆的马鞭声,几匹玄色骏马疾驰而至,为首一人身着墨色锦袍,腰束玉带,正是秦王李顿。
  
  “住手!”李顿翻身下马,玄色披风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他目光如刃扫过周显,“周少卿,萧侍郎乃吏部重臣,无凭无据便要锁拿,是谁给你的胆子?”
  
  周显见到李顿,脸色瞬间发白,却仍强撑着说道:“殿下,这是陛下的旨意,臣只是奉命行事。”
  
  “陛下的旨意?”李顿冷笑一声,上前一步将萧琰护在身后,“我刚从宫中出来,陛下只说让大理寺核查萧侍郎的考核案卷,何时说过要锁拿?你敢伪造旨意,该当何罪?”
  
  周显额头渗出冷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他确实是受柳渊暗中指使,想先将萧琰下狱,再伪造证据坐实罪名,没想到竟会被李顿撞个正着。
  
  李顿转头看向萧琰,见他虽面色沉静,衣袖上却沾了尘土,显然是方才被差役拉扯所致,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怒意:“萧侍郎,你先回府,此事我来处理。”
  
  萧琰拱手道谢,目光中满是感激:“多谢殿下,只是此事牵扯柳太傅,恐会给殿下惹来麻烦。”
  
  “你放心,”李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公道自在人心,即便柳家势大,我也绝不会让忠臣蒙冤。”
  
  待萧琰离开后,李顿脸色一沉,对身后的侍卫吩咐:“将周显拿下,连同他带来的差役一并押入秦王府大牢,待查明真相后再交由陛下处置。”
  
  侍卫们应声上前,周显吓得瘫倒在地,连声求饶,却还是被强行拖走。
  
  当晚,秦王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李顿看着手中的案卷,眉头紧锁。萧琰的考核记录清晰详实,每一份驳回或晋升的理由都附有地方奏报与百姓证词,尤其是驳回柳承业的申请,还附上了苏州堤坝溃决后的灾情图与灾民名册,绝非伪造。可柳渊既然敢出手陷害,必然早有准备,说不定已在宫中散布了对萧琰不利的流言。
  
  “殿下,”谋士卫峥走进书房,递上一封密信,“这是属下从柳府门客手中截获的,上面写着柳渊明日要在早朝时弹劾萧侍郎,还说已联合了二十余名官员一同上奏。”
  
  李顿接过密信,看完后重重拍在案上:“柳渊为了替孙子出气,竟不惜勾结官员,混淆是非,实在可恶!”他沉思片刻,对卫峥说:“你即刻派人去苏州,找到去年堤坝溃决时的目击者,再去吴州核查所谓‘行贿商人’的底细,务必在明日早朝前带回证据。”
  
  卫峥领命而去,李顿则继续翻阅案卷,直到天快亮时,才在一份旧案卷中发现了关键线索——柳承业任苏州知府期间,曾挪用治水专款修缮自家府邸,此事有苏州府库的账目为证,只是当时柳渊出面压下了此事,才未被揭发。
  
  次日早朝,大明宫紫宸殿内气氛紧张。柳渊手持奏折,率先出列弹劾:“陛下,吏部侍郎萧琰滥用职权,收受商人贿赂,还在考核中打压我孙柳承业,实乃贪赃枉法之辈,恳请陛下将其革职查办,交由大理寺从严审讯!”
  
  话音刚落,二十余名官员纷纷出列附和,一时间朝堂上满是对萧琰的指责之声。
  
  萧琰站在百官之中,面色平静,待众人说完后,才上前躬身奏道:“陛下,臣冤枉!柳太傅所言皆为不实之词,臣从未收受贿赂,驳回柳承业的申请,只因他治水不力,致百姓受难,有苏州灾情图与灾民名册为证。”
  
  柳渊立刻反驳:“陛下,萧琰这是狡辩!他所谓的灾情图与名册,说不定都是伪造的!”
  
  就在此时,李顿走出列,手持案卷与密信,高声说道:“陛下,柳太傅口口声声说萧侍郎伪造证据,可臣这里有苏州府库的账目,上面清楚记录着柳承业挪用治水专款的数额与去向,还有柳府门客与周显的密信,足以证明柳太傅勾结大理寺官员,陷害萧侍郎!”
  
  说着,李顿将账目与密信呈给圣上。圣上翻看后,脸色愈发阴沉,看向柳渊的目光满是怒意:“柳渊,你可知罪?为了包庇孙子,竟敢勾结官员,陷害忠良,你眼中还有朕,还有朝廷吗?”
  
  柳渊吓得跪倒在地,浑身颤抖:“陛下,臣……臣一时糊涂,求陛下饶命!”
  
  “糊涂?”圣上冷哼一声,“你这是结党营私,祸乱朝政!传朕旨意,柳渊免去太傅之职,贬为庶民;柳承业革去官职,流放岭南;周显伪造旨意,打入天牢,永不释放;其余参与弹劾的官员,各降三级,以示惩戒!”
  
  旨意一下,朝堂上一片寂静。柳渊瘫倒在地,被侍卫拖了出去。
  
  圣上看向萧琰,语气缓和了许多:“萧侍郎,委屈你了。你在吏部任上尽职尽责,朕都看在眼里,以后定要继续秉持公正,勿要因今日之事心生顾虑。”
  
  萧琰躬身谢恩:“臣谢陛下明察,定不负陛下所托。”
  
  退朝后,萧琰与李顿并肩走出大明宫。春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明亮。
  
  “殿下,今日若不是您,臣恐怕已身陷囹圄。”萧琰由衷地说道。
  
  李顿笑着摇头:“你本就清正廉洁,即便没有我,陛下也终会查明真相。只是柳家势大,日后你在吏部行事,还需多加小心。”
  
  “臣明白,”萧琰点头,目光坚定,“只要能为朝廷选拔贤才,为百姓谋福祉,即便前路艰险,臣也绝不退缩。”
  
  李顿看着他,眼中满是赞许。他知道,萧琰不仅是个有才华的书生,更是个有担当的忠臣。日后朝堂之上,有这样一位同僚,实乃朝廷之幸,百姓之幸。
  
  两人并肩走在朱雀大街上,细雨早已停了,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花香。远处的钟楼传来悠扬的钟声,回荡在长安的上空,仿佛在诉说着这段忠臣遇良主、危难见真情的佳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